曹書傑卻不是很在意,自由買賣,這個很正常。
他們以種植蘋果為生,大規模種植蘋果本來就是為了掙錢的,誰不想在這個時候多掙一點呢?
後邊的幾天時間,曹書傑又見了那拉提、託合提、阿不都拉他們給介紹的果農。
見完這一波,曹書傑計算過如果把4個人介紹的17名果農種的蘋果全部加起來,能有個8000噸左右,這個數讓曹書傑很歡喜。
這邊個人種植蘋果的量確實很大。
但是問題都出在價格上。
其中有三家果農同意曹書傑出的6.66元每公斤的價格,也就是和阿迪力江他們的收購價持平,其他的14家不同意,他們都想爭取賣個高價。
主要是新江蘋果在當前市場上的價格穩中升高,他們覺得蘋果下一步還會漲價,有這樣的高預期,自然沒有賤賣的道理。
但價格太高,曹書傑也不會收。
考慮到這一次出來已經一週時間,曹家莊曹建龍也給他打電話,說已經聯絡了兩個牛販子,想問問他什麼時候有空,談一下價格的事。
曹書傑決定回去,在臨走前,他們又去昌吉蘋果基地那邊轉了一圈,很多果農都在待價而沽,這一回曹書傑先放下了繼續收購蘋果的心思。
有阿迪力江他們的5000多噸蘋果,再加上另外三戶果農的1000多噸蘋果,合計起來也足夠雪萌食品廠消耗3到4個月的。
後期看市場情況再說。
項正彥也感覺到他身上的擔子瞬間加重,想著這一趟回去後,一定要先和唐景松溝通一下研究蘋果果脯配方對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蘋果製作成的果脯究竟有多大影響?
如果可以的話,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蘋果重新調製配方,從長遠來講,這才是控制成本的核心。
能讓他們公司不被原材料所左右。
至於這邊的蘋果後續,項正彥暫時沒走,他要繼續在這邊待一週到兩週時間,看著這些蘋果稱重、發貨,他再回去。
10月11號出來,10月19號曹書傑,宋寶明和廉啟建他們三個人先回去了。
臨走時,曹書傑給項正彥說,務必做好這邊的後續工作。
同時曹書傑也在考慮像家家悅超市和沃爾瑪超市學習,建立系統完善的採購體系。
在這一塊兒,雪萌食品廠因為是一家新廠,起步較晚,各方面都不完善。
尤其後期隨著雪萌食品廠三廠投入生產,和2期專案預投入生產,工廠需要的原材料採購量會更大,採購的品種也會更多,到時候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只有採購部的幾個人就能運轉起來。
心裡琢磨著這件事兒,曹書傑心裡也在想著等項正彥忙完這批蘋果的事回來,他到時候和王志峰、項正彥二人一塊坐下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甚至不單是採購部門的事,公司其他部門也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尤其是隨著工廠在短時間內的銷量大增,規模急劇擴張的情況下,很多方面都跟不上當前發展的速度,同樣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曹書傑意識到他們公司的組織架構還不夠完整。
直白的講,人員安排不夠充分合理。
在飛機上,聽著外邊傳來的轟隆聲,絲毫沒有影響曹書傑考慮問題的思路,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曹書傑考慮問題的方方面面也更加完善。
這段時間以來,公司一直沉浸在加產、增加銷量、擴大規模這樣一種迴圈裡,他並沒有真正沉下心來思考公司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公司本身的薄弱項。
曹書傑在飛機上的這4個小時,讓他想到很多問題。
……
從泉城機場出來,宋寶明去機場停車場裡把車開出來,看著車身上覆了一層灰塵,曹書傑還笑著說等回去後先把車洗洗。
確實太髒。
回到青石鎮雪萌食品廠,已經是下午5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