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闆,早上好啊。”遠遠的就有一位遊客和曹書傑打招呼。
曹書傑藉助朱凌雲上東山省電視臺《新聞天下》欄目的機會,在鏡頭中也算露過面,以至於很多人都看到他那張熟悉的面孔後,都過來和他打招呼。
這些遊客見到曹書傑,就好像見到‘明星’一樣,都想著和他合個影,回去再給自己的朋友吹噓一番。
曹書傑碰到這種情況時,都會熱情的配合,與這些遊客合影留念。
在曹書傑看來,人家畢竟是來他的果園裡消費的,這都是上帝。
進入果園後,曹書傑還看到一家三口推著平板車,車上放著四個已經裝滿獼猴桃的5斤標準箱,可他們還在摘獼猴桃裝箱,好像這些果子不要錢一樣。
這種情景在果園內還不少。
“曹老闆,你這獼猴桃硬著也能吃啊,還挺脆生的,也挺甜的。”有人說道。
他剛才摘下一個好的,突發奇想,直接用刀子劃開嚐了嚐,紅壤的,和吃硬蘋果一樣的感覺。
曹書傑聽到他這麼說,笑了:“兄弟,你拿回去催熟一下更好吃。”
“好嘞!”對面的年輕人答應一聲,用刀子把外皮削掉,把果肉塞進嘴裡,‘咔嚓、咔嚓’的幾口就嚼乾淨了。
37畝種著紅心獼猴桃和黃心獼猴桃的果園,這會兒早已經被人給佔滿了。
一眼看過去,到處都是人,比他果園裡草莓採摘的時候還要熱鬧。
有的種獼猴桃的果農會把他們家果園裡的獼猴桃果樹以幾棵為單位,用鐵絲網圈起來,有人來採摘的時候,他們都是一個個的放開,這樣做是避免遊客只找果樹上的大果採摘,剩下一些小果就賣不出去了。
可曹書傑沒有這個擔憂,這37畝獼猴桃果園壓根沒有任何圍擋,在曹書傑看來,隨便這些人怎麼採摘都行,他果園裡的果子個頭都差不多大小。
曹淑菊帶著一幫人在這邊幫忙。
看到曹書傑過來,曹淑菊臉上的笑容沒斷過。
她聽曹書林說過鎮上的工廠車間內已經在升級改造中,11月份肯定能完工,到時候就會有裝置運送過來,開始安裝除錯。
這也意味著工廠裡距離開工生產不遠了。
而且這一次和他們去年底賣蘋果還不一樣,工廠一旦運轉起來以後,如果沒有不可抗力是不會停下來的,可蘋果一旦賣完了,沒有其他水果賣的話,就接不上茬。
就像他們去年一樣,兩個月時間賣了5000多噸蘋果,可是又能怎麼樣?
賣完之後就沒活了。
要不是曹書傑讓他們來果園這邊幫忙,他們連收入都沒有。
相比之下,曹淑菊更想著工廠開工。
曹書林還告訴她,鎮上的工廠那邊不但車間內進行升級改造,還同步建設了一個佔地5000多平米的冷庫。
為了這個冷庫,曹書傑又找鎮上購買了15畝工業用地,花了他274.28萬元,做好地面硬化後,再圍著周圍起一圈圍牆,就可以建設冷庫了。
整體花費不超過350萬元。
冷庫經過三家投標報價,最終一家報價926元一平米的公司入圍,整個工程463萬元。
這回還真是讓劉福榮給猜對了,做預算就得往大了做,誰也保不齊中間還發生點什麼事。
就像曹書傑也沒想到他為了建設冷庫,又買了15畝的工業用地一樣。
好在上一次貸款的1500萬除去要支付裝置剩餘費用的800萬,還剩下7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