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曹書傑問道。
身邊的人叫曹書華,一直在外邊打工,論起輩分,他得喊早已經故去的曹正廷一聲‘二爺爺’。
看到曹書傑在他身邊跪坐下,曹書華打了聲招呼,他說:“我昨天下午就從省城往回趕,晚上到的家。”
說完後,曹書華扭頭看著靈堂上立著的遺像,語氣有些低沉:“誰能想到會有這事兒呢?”
他接著說道:“書林還在路上往回趕,我剛才給他打電話,他說得下午才能到家。”
曹書林就是曹建坤唯一的兒子,年紀不大,大專畢業以後,服從學校分配,去了南方實習,並留在那邊,一直工作到現在。
工資要比北方高一點,但是距離太遠,回家很不方便。
正所謂有一得必有一失,在他這裡倒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曹書華旁邊的人叫曹書峰,對面的兩個人分別叫曹書寶和曹書清。
他們也紛紛和曹書傑打招呼,這些人平時都不在家裡,平時的交集也很少。
這一回是老人故去,他們才從外邊回來的。
“書傑,你在家裡混的不錯呀。”曹書寶說道。
他說:“我聽我媽說,咱們村裡下個月就重新選舉,書傑,要不你到時候也報名吧,兄弟們都回來挺你。”
說到這裡,曹書寶沉默了一會兒,才接著說道:“咱們曹家莊整體發展還是很落後,太窮,真需要一個能人出來帶一帶。”
他剛說完,曹書華也跟著點頭:“要是在家裡就能發展的好,誰還願意出去東奔西跑!”
曹書華看著他二奶奶的遺像,說道:“就說我堂兄弟書林吧,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是一邊哭一邊接電話,還老埋怨自己平時工作忙,回不來,也沒法見二奶奶最後一面。”
說到這裡,曹書華臉上的表情也有些落寞,他說:“在家裡但凡能想辦法掙到錢,哪怕少一點,我也不願意出去。”
“可是兄弟們太笨了,腦袋轉不過彎兒來,聽人指揮幹活行,你讓我們想辦法怎麼賺錢,真難!”
曹書峰一直沉默著沒有說話。
突然聽到兄弟們討論起這個話題,他滿臉嚴肅的說道:“書傑,你要是想幹村主任,我挺你。”
曹書傑慢慢扭頭,眼睛看著一張張面孔,沒什麼激情昂揚,但是他感受到一股莫名的信任。
“書傑,你可是被人稱為‘狗爺’,遠了不說,平源縣城裡頭聽到你這個名號,那也得給三分薄面。”
曹書峰越說越激動,他說:“咱們曹家莊為什麼立不起來?就是缺一個能當事的人。”
“高為民也好,以前的建剛大爺也好,說實話也就那樣!”
瞧著激動不已的曹書峰,曹書傑趕緊安慰他。
在靈桌兩旁坐著兩位老人,都是‘正’字輩兒的,他們看著曹書傑他們兄弟5個聊天,聽他們聊的內容,這兩位老人臉上的笑容特別濃郁。
在鄉下,一輩兒傳一輩兒,這也是傳承。
每一代總要有個能扛住事兒的人站出來。
兩位爺爺輩兒的老人看著曹書傑的面孔,他們眼睛裡的喜色越來越濃郁。
不客氣的說,平時聊天,這也是他們能伸大拇指認同的後輩小子。
曹建國進去和曹建坤說了一會兒話,隨後就從放棺材的堂屋裡出來了。
在經過靈棚時,他給兒子曹書傑說:“書傑,你先在這裡,我回家一趟,等會兒再過來。”
“爸,你先回去吧。”曹書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