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鐘後,一輛滿載著小牛犢的拖掛從山下沿著公路開到山上,崔敬國開著他那輛轎車在前邊開路。
他加速把車開進旁邊的硬化路面,給拖掛讓路。
曹書傑,程曉琳,以及曹書超他們也從南邊來到北邊這裡。
萌萌還跟在媽媽身邊,有些戒備的看著拖掛車,以及車上滿滿的小牛犢和稍大一些的母牛,小眼睛裡對即將到來的梅花鹿充滿了渴望。
她喜歡看那些梅花鹿,它們真漂亮!
“崔老闆,怎麼這麼快就來了?”曹書傑看到崔敬國下車,直接迎上去,握住了崔敬國的手。
崔敬國哈哈大笑著說:“別人的事兒耽誤一會兒無所謂,你曹老闆的事兒,那可是一分鐘都不能耽擱。”
這話說的人人愛聽,曹書傑也不例外。
但他還是擺手說道:“崔老闆太抬愛了。”
曹書超,曹建軍,朱生亮和莊雪松他們4個人都幫忙卸車。
這一車是按照他們提前商量好的訂單送過來的。
其中100頭小牛犢,10頭兩年的母牛,合計45萬元。
曹書傑自己有很深的體會,他從去年開始,買牛的這三次,每一次的成本,都比上一次要高很多。
這也意味著,他還想在這一塊繼續做下去,並且能夠保證足夠利潤的話,必須想辦法降低成本。
而自繁自養,是目前降低成本唯一的方法。
接下來就是牧草自種,供給養殖,從飼料上降低成本。
崔敬國前兩天過來採摘草莓時,他們二人說起曹書傑準備用母牛繁殖的事兒,崔敬國也給他說明了其中的麻煩之處,可曹書傑還是想摸索嘗試,原因就在這裡。
在曹書傑看來,一個瘋狂且不正規的養殖市場,到最後時刻,什麼樣的牛鬼蛇神都會出來。
環顧以往的市場,有人炒大蒜,炒大豆,炒姜蔥,炒豬肉,那也必然會有人炒牛。
若有一天小牛犢的價格被炒到五六千塊錢,甚至七八千塊錢一頭,那個時候成本被抬得太高,利潤壓縮的太低,養殖說不定都賠錢。
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沒辦法透過養殖賺錢,而稍微大一點的養殖戶其實也很累,所以趁著現在剛開始起步階段,曹書傑想自己摸索母牛繁育飼養。
等有經驗以後,他完全可以多買一些母牛。
……
崔敬國和曹書傑聊著天,他也詢問了曹書傑關於梅花鹿的事兒。
聽到曹書傑說:“你來的也是巧,我昨天剛去任老闆的梅花鹿養殖場裡考察參觀,一共定了15頭母鹿,5頭公鹿。”
“不過我這邊場地不太合格,等我改完後,就把梅花鹿送過來。”
“曹老闆,你買的不多呀,怎麼才買了20頭?”崔敬國問道。
按照他對曹書傑養殖規模的瞭解,這不像是曹書傑的性子。
像曹書傑養牛,第1次就買50頭。
第2次更乾脆,一下子買了136頭。
這一次其實也不差,加上10頭母牛,一共110頭。
想起這個事兒,崔敬國還開玩笑:“曹老闆,你這236頭牛,真想賣的話,就算按普通牛肉的市場價,也將近400萬呢!”
曹書傑聽他說完後,大笑起來。
真像崔敬國說的那樣,他這一批牛全部賣出去,市場價值確實在400萬左右。
但是崔敬國剛才只算收入,而沒有算曹書傑的投入。
別的不提,像今年買入的兩批共246頭小牛犢,曹書傑的投入成本總計就達到68.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