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兄弟,我可先跟你說好,這個母牛繁殖也沒想的那麼簡單。”崔敬國一臉的真誠。
他給曹書傑說:“正常情況下,一般一頭母牛一年只能產一胎,一胎只能生一頭小牛犢,多胎的情況非常少見。”
“另外,一頭母牛的一生,在護理好的情況下也就產個七八胎。”
“你仔細算算,你要是真想養,十頭八頭母牛都不算多。”崔敬國說的很實在。
這是他多年養殖母牛的經驗之談,一般人都不會給他們講。
曹書傑多少了解一些資訊,他點點頭說道:“萬事開頭難,總得慢慢來。”
“也是,你剛開始少養一些,先摸索經驗。”崔建國看著曹書傑這一片區域,他也羨慕。
這塊地方經營的好,就是個長期的聚寶盆,根本不用擔心掙不來錢的問題。
可話說回來,曹書傑當初投入那麼多錢,很多人也不是都看好曹書傑能掙到錢。
能發展到現在這一步,說到底都是曹書傑自己的努力。
“曹兄弟,你是要兩三年的母牛,還是要小牛犢?”崔敬國問他。
崔敬國也不怕失去曹書傑這個客戶。
十頭母牛,就算全部都是當打之年,一年也就生十胎,頂天也就十幾頭小牛犢,可曹書傑這片地方現在已經養了180多頭牛,他就算再多養100頭都能放養的開。
他那點自產自銷的量差遠了。
曹書傑笑著說道:“崔哥,要是有兩三歲的母牛是最好的!”
這樣的話,可以直接配種。
“那行,回頭我分給你10頭母牛,不過價格要高不少。”崔敬國說道。
幹什麼都是賣錢,他也有利潤賺,何樂而不為。
曹書傑點頭:“錢不是問題!”
錢在曹書傑這裡肯定不是問題,就這一會兒的功夫,他老婆那邊已經稱完4個人的草莓,收入也有大幾百塊錢了。
一下子買上千塊草莓的人還是少,但是隔不住今天過來的人太多,基數在那裡擺著,積少成多,想不賺錢都難。
就連崔敬國看到曹書傑這種近乎搶錢的賺錢速度,他也羨慕的很。
崔敬國的老婆鄒春娥喊他:“老崔,快走啊,咱們先進去玩會兒,你別光耽誤曹兄弟工作。”
“來啦來啦,催什麼催?”崔敬國嘴上說著,但腳下還是朝他老婆走過去。
“曹兄弟你先忙著,咱們回頭再聊。”
曹書傑還想找他問問關於養梅花鹿的事兒,可是看到崔敬國已經進入果園裡,他琢磨著等會兒再問問。
崔敬國帶著一家四口在果園裡轉了一圈兒,特意去養牛的區域看了一眼。
看到鐵絲網護欄裡邊47頭成牛和136頭小牛,他是真心佩服。
崔敬國被當地的人稱呼為牛王,他的經驗非常豐富,從這些牛的皮毛和身體狀況能看得出來它們都很健康,而且成長非常好。
“曹兄弟真是下工夫了。”崔敬國嘀咕。
鄒春娥也懂一些,她看到這些牛,說道:“老崔,我怎麼覺得現在繁殖牛犢還不如養牛賺錢?”
“養牛省事。”崔敬國這樣說道。
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牛肉價格穩步上升,豬肉價格高開低走,在鄉下,養豬被很多養殖戶給拋棄了,養牛又成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