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大會上演全武行雖然不可思議,但太平洋對面的議員們在“黑宮”會場打架,似乎更加匪夷所思。
這麼一想,趙燁倒也不覺得奇怪了。
這個時候,香港電話公司的股價直接下跌。
各大股東再也坐不住了,趕忙聯絡周安平,表示同意對方的條件。
……
……
1988年7月底。
無疆通訊技術公司和大東電報局聯合收購了香港電話公司,之後將香港電話公司和大東電報局(香港)有限公司合併成香港電訊公司。
這訊息一出,頓時讓人大吃一驚。
不少股民喜極而泣,守得雲開見月明,香港電話公司被收購,手上的股票價值立馬飆升。
至於那些低價賣掉香港電話公司股票的股民,此時後悔不迭。
不管怎樣,無疆集團如願掌控了香港的通訊行業,集團在香港的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無疆通訊技公司收購電訊公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推廣cdma技術。
&na技術還不夠成熟,貿然上馬,可能存在巨大的風險。
但,無疆通訊技術公司可以在香港推廣小靈通。
香港土地雖然小,但是人口眾多,據統計,1988年,香港已經擁有562萬人。
摩托羅拉手機售價昂貴,三四萬港幣一臺,而且每個月的資費也非常貴。所以,大部分的香港人還是在用固話或者BB機。
小靈通在香港絕對擁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大東電報局在看到無疆通訊技術的小靈通技術之後,不由慶幸自己選擇跟無疆合作,要不然,小靈通技術一推出,全港有很多人將會成為無疆小靈通的使用者。
小靈通只是固話的延伸,在國內都不需要申請行動通訊牌照。
北平方面,因為要考慮的問題比較多,目前還在跟無疆通訊技術公司談,而香港這邊,卻已經計劃推出小靈通服務。
陸嘉此時來到了香港,親自主持小靈通的推廣工作。
香港電訊公司總部。
陸嘉、盧克·特里薩、沃倫·託尼等人正在開會商討小靈通的推廣計劃。
“一座500毫瓦的小靈通基站的覆蓋範圍非常小,最大覆蓋範圍半徑約300米,所以,基本上一個小區就必須建一個基站,好在小靈通基站的投資比價低,因而我們可以多建基站,覆蓋整個香港地區!我計算了一下,大約要修建5000座基站,偏遠農村地區,我們就不修建基站了,基站主要建在人口較多的地區,這樣比較經濟划算!”盧克·特里薩開口道,他現在是香港電訊公司的總經理,至於沃倫·託尼已經成為副的了。
陸嘉沉吟道:“每座小靈基站的投資大約是10萬港幣,5000座基站的話,總投資便是5億港幣。”
前世據統計,國內擁有超過百萬座小靈通基站,總投資上千億。
其實,無疆通訊技術公司修建小靈通基站的成本更低,但“親兄弟明算賬”,大東電報局是香港電訊公司的另一個大股東,一座小靈通基站要價10萬港幣,已經算是很優惠了,其他公司安裝基站,無疆只會收的更多。
咳咳……小靈通基站的安裝成本也就一萬塊錢左右,國產化100%,成本低,沒辦法。
前世,隨時可見很多家庭的樓頂上安裝著小靈通基站,稍微看一眼,就知道這玩樣兒,不怎麼值錢。
沃倫·託尼說道:“5億港幣的投資,也算是比較大了,不過,只要小靈通能夠覆蓋整個香港,那麼,香港電訊公司所獲得的收益將非常巨大,其一,贏得了使用者;其二,獲得長期而又穩定的資費。香港擁有五百多萬人,哪怕是隻要獲得十分之一的使用者,香港電訊公司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頓了頓,沃倫·託尼計算道:“小靈通使用者的入網費是1000港幣,每個月的資費平均是100港幣,假設第一年的使用者數量哪怕只有50萬的話,那麼香港電訊公司也能創造11億港幣的營收,也就是說,僅一年時間,我們不僅能夠收回成本,而且還能大賺一筆!!!”
香港不比其他地方,經濟繁華,很多東西都貴。
況且現在是1988年,新技術剛推出時,資費貴一點是正常的。至於入網費,這個其實就是電訊公司撈錢的方式,畢竟投資基站花費了那麼多,你交一點入網費,這應該很合情合理……
購買摩托羅拉手提電話,入網費就是5000港幣,而且每個月的資費也不便宜,最低消費都是好幾百塊港幣,有的人買得起摩托羅拉手提電話,最後卻付不起資費。
在香港,摩托羅拉手提電話,依然是奢侈品。
1988年,普通香港人的月薪也就2500港幣左右,花幾萬塊錢買一臺手機,然後還要繳納這麼多費用,有多少人捨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