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看下來,李治氣得咬牙切齒,大罵楊闊‘十惡不赦’。
罵歸罵,但走的時候,他的腳步卻有些發飄,對發現寶藏的女兒一臉慈祥,聖旨的事壓根沒再提,因為有了楊闊的金庫,三年的免賦稅,也就不那麼肉疼了!
李治前腳剛回到營地,後腳就派了大量人馬去接收財物。
長長的車隊滿載著金銀珠寶被拉進了皇家營地,陳公公一手捧著賬冊,一手拿著毛筆,對這些貪墨的財物挨個進行盤點,營地內燈火通明,一直忙到第二天晨曦。
沒收了楊闊鉅額的財產,李治的底氣也就足了很多,為了體現自己的慷慨,他主動頒發了一道聖旨,言明會讓戶部撥出款項,為關中平原的百姓修建水利工程,其中包括攔水堤壩,防洪堤壩,引水渠,灌溉渠等等。
不得不說,父女倆相得益彰,配合默契,‘明君賢女”的善舉在民間被傳為佳話,李令月的聲望在關中老百姓的心中,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三天之後,售賣蝗蟲的百姓越來越少,從最開始的一天幾千石,再到一天幾十石,如今,很多家庭早出晚歸,在地裡抓了一天,竟然連一石也湊不齊了。
人們這才驚奇的發現,原來蝗蟲這玩意兒,也不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捕捉它們的人多了,這些蟲子根本繁殖不過來。
誰能想到,李令月透過血腥的手段,再配上強大的‘鈔能力’,號召各州府通力合作,團結一心,隨著“飛蝗騰達”這道菜的價格飆升,預示著這個禍害了關中百姓數年的蝗災,終於被徹底平定。
李令月啟程回長安的那天,皇家的隊伍被百姓們圍得水洩不通。
禁軍們拱衛著皇帝和公主的車轅慢慢往城外移動,城內的百姓自發的跪地高呼“萬歲”“千歲”!
李治很親民地推開車窗,向跪地的百姓們揮手致意,百姓們感激涕零,跟在馬車的後面,一路護送出城。
從營地到西城門這一段路程,竟然走了一上午時間,整個上午,李令月的耳畔都是‘噼裡啪啦’的爆竹聲。
百姓們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對公主的愛戴。
宮兒不時地探出腦袋,群眾的熱情讓這個小宮女嘖嘖稱奇:
“公主,你看,外面那些百姓怎麼都不怕禁軍啊?他們怎麼能給禁軍吃的呢?”
李令月順著宮兒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些百姓手裡拿著乾果、窩頭,不由分說地往禁軍的懷裡塞,臉上的笑容樸實又真誠。
如此熟悉的一幕,讓李令月想到了自己那個年代的軍人,這才是真正的‘軍民魚水情!’
“有什麼好奇怪的!”李令月伸了個懶腰,笑道:“你不在的這些日子,將士們可是被本公主趕到田間地頭幹活去了,百姓們不是怕他們,而是愛他們!”
“原來如此!”宮兒喃喃自語,然後看向李玲玉,一臉自豪地說道:“公主,你真了不起,我聽說,現在百姓家家戶戶都供著公主的畫像呢,您比菩薩都要慈悲!”
李令月笑罵一句:“少拍馬屁,那些說書人可是把本公主比作活閻王,說本公主殺人不眨眼,比修羅還可怕!”
“哼,胡說八道,公主殺的都是貪官汙吏,那叫什麼來著,對!叫為民除害!”宮兒叉著腰為李令月打抱不平。
“好啦!瞧把你急的!”李令月嗔了宮兒一眼,悠悠地嘆道: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心之所向,無問西東!嘴長在人家身上,他們愛怎麼說隨意,只求問心無愧就好!”
回成都耽擱了兩天,評論區一直無人說話,我感覺自己在單機啊,所以就沒怎麼更了,但凡有一人留言,哪怕是罵我的,我也得加更啊!!起碼證明,至少有一人在看,今晚留言能破10條,明天早上8點開始,萬字更新,說到做到!達不到,就還是一章,不急,慢慢來,暫時沒考慮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