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緣就是知道必清貪生怕死的性格,所以才沒有說出來。
“你這小和尚,師叔這是帶你去長見識,咱們就去那大戶人家化緣去。”
這麼說應該也沒有問題,不算騙人。
至於為什麼李修緣會選擇必清口中那個大戶人家?
那是因為窮人家,不會有四十二口人。
“原來如此,那咱們趕緊走。”
必清沒有懷疑李修緣這話裡的真實性,帶著李修緣便往劉家村去了。
劉家村的大戶人家,也姓劉。
今天劉家正在辦長孫的滿月酒,十分熱鬧。
“來來來,裡面請。”孩子的父親劉詠志站在門口招呼著鄉里鄉親。
劉老爺從內堂走出來,隨著劉詠志一起招呼外面的人。
趁著空隙,劉老爺悄悄問了一句劉詠志,“你娘差我來問你,事情辦好了嗎?”
“爹,你就放心吧,我做事還能有紕漏?”劉詠志一臉得意。
“如此,那就再好不過了。”劉老爺點點頭,繼續招呼客人。
進村後的李修緣和必清,此時也趕到了這劉府。
“阿彌陀佛,小僧道濟和師侄必清,路經此地,聽聞劉府喜得貴子,不知可否進府一同慶賀,也為小公子祈福。”李修緣雙手合十,開口道。
劉老爺喜笑顏開,“兩位師傅裡面請,裡面請,稍後我派人給兩位師傅安排齋飯。”
李修緣和必清同時雙手合十,“多謝施主。”
等李修緣和必清走進去了以後,劉詠志一臉不悅。
“爹,你怎麼讓兩個和尚進去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咱們讓這兩個和尚進去,人家會覺得我們樂善好施,懂了嗎?”劉老爺一臉得意。
“好吧。”既然有原因,那劉詠志也不多說了。
時間過去,很快便到了正午。
這串門子都是吃了午飯就回家,都是村裡人,自己的事情也多,所以不會留下來閒談。
劉家的女眷抱著孩子,在後堂用飯,男人們都在前廳。
李修緣和必清則是單獨在小房間吃齋飯。
吃過了齋飯,李修緣見劉老爺清閒了些許,這才出來,開口詢問。
“劉老爺,不知道貴府有多少人,我看下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