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方面的政策一直都在變,好多人並不清楚裡面的道道。
哪怕徐元鵬是製衣廠的主任,很多東西他也不瞭解。
50年代的時候,為了解決居民的住房問題,國家制定了福利性公共住房政策,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構和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不過即便如此,因為計劃經濟模式的制約,原有的住房制度存在不少弊端,最為明顯的就有幾樣。
一個是住房實行福利性低租金制,住房資金得不到良性迴圈,再一個是土地無償使用,土地的經濟價值得不到承認,最後一點則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房產成為嚴重的負擔。
其實這幾樣可以簡單的歸結為一句話:沒錢!
所以78年後,住房制度開始了全面的改革。
江城這邊,從80年代初開始就實施了一系列的住房制度改革,目標就是為了轉換住房分配機制,強化對房地產業的管理和調控,加快房地產商品化和社會化的程序。
全市的住房制度改革推進還要幾年,不過那是全面推進,實際在這會兒不少單位和企業已經在試點。
“兩者之間並不衝突。”陸浩道,“製衣廠的員工宿舍是我們的福利,別說出了錢,就算沒出錢,王明德也不能輕易的趕我們出去。”
“但是我們能住是一回事,產權不清晰,存在糾紛又是另外一回事,簡單的說,這房子給你住了,但僅僅只能你住,你要死了,房子不能傳下去,子女沒法繼承,得收回廠裡去,你捨得?”
“照王明德這個折騰法,我死之前製衣廠肯定沒了。”徐元鵬道。
“製衣廠沒了,可房地產管理局還在。”陸浩道,“而且不止這一樣,如果遇到拆遷,要賠錢,這錢肯定是按照產權關係賠償,大部分產權在製衣廠,拆遷的賠償就會給製衣廠,你捨得?”
徐元鵬沉默了。
房子繼承和拆遷這兩點,他真的沒考慮到。
陸浩看著他,“再有,如今不再是以前的計劃經濟了,而是市場經濟,根據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物價一直在上漲,房價也會上漲,這會兒將產權買過來,比過幾年再買,花的錢會少不少。”
“那按照陸老闆的意思,王明德這麼做,還是為我們考慮?”徐元鵬問道,“這王八蛋轉性子了,要吃齋唸佛,做好人了?”
“狗哪可能改的了吃屎?”陸浩搖頭,“公有住房出售,屬於住房改革的其中一項,這個不是王明德能左右的,肯定是有上面的檔案下達,他才會實施。”
“而且這裡面也有可操作的空間,公有住房出售,價格是根據房屋的新舊程度和結構來計算,具體多少,怎麼評判,王明德肯定可以動手腳,原本磚混結構,六成新的房子,一平米的價格是120塊錢,他跟員工扯謊,說房子是七成新,一平米要140塊錢,每平米中間就有20塊錢的差價。”
“這20塊錢的差價不就可以落到他的口袋裡了?”
最差勁的打劫方式是拿刀擋道要錢,最聰明的打劫方式是過來籤個字,摁個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