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妍只在一旁看婠婠向王五交代,卻不說話,幾個長老想要開口,也被她用眼神壓住,一直到了據點——煙雨望江樓之後,祝玉妍才是問起來。婠婠也便細講解了剛才的事,她吩咐王五,注意走竄,調解鄰里糾紛、矛盾只是基於“人際”的一個開始,後續還有更多的動作,譬如定期、定時的組織一些大型的活動,開闢多樣的組織,使組織重疊,每一人都會因居住的位置、戶口所轄、興趣、愛好、職業、專長,使一人身上,重疊數個組織,橫跨超脫空間的維度,將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擴寬——這樣一來,整個城市中的人,也就都變成了“息息相關”的人了。這是婠婠在學習人際關係理論的時候,冒出來的一個想法……她直接說的理論,祝玉妍等人聽的雲遮霧繞,缺乏了前置的知識,很是難懂。
於是,婠婠就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說有一人叫張三,會染布,愛寫字,平常也聽曲唱歌,本身還有一些不錯的掌法造詣。
張三生活在汝陽城內,他是汝陽布業、輕工業一小一大兩個組織的會員,也是一個書法小興趣組織的會員,同時又是曲藝的票友……他的人際包括了每一個組織之中或者利益、或者興趣聯絡起來的朋友。每一個人,也都是類似的,這樣就構成了一張龐大的網路。
牽一髮,動全身。
“起初時,我會主動牽頭,打破現在以世家、地域、門派為主的生態。將所有人的利益嘗試著混在一起……城內的舊有的行業組織改組,屬於我直轄的,每一個組織都要定期召集人進行活動,吃吃喝喝玩玩,彼此多交流,也就熟悉了。另外逢年過節,以各自組織的名義下發一些小禮品,錢花的不多,卻可以更具備向心力。每一個人的身份,都是多重的……以前的時候,簡簡單單的一句我是哪兒的人,或者我是幹嘛的,就能決定一個人的歸屬,但以後卻不會了!”
一人問:“如此一來,豈非天下大亂?”
“溫長老此言差矣……”婠婠笑的迷人,一臉的自信。就像是軍師附體一樣,“我問諸位長老、師姐、師妹,你們可知冶金?”
“自然。”
屬於正統的儒家或許會看不起這種“奴隸百工之業”,而魔門卻本身就是其中一員,故而多多少少也都知道一些。
“就拿冶鋼而言,單純的鐵,是脆的。必須要加入一定量的碳,使之均勻的融入到鐵中,才能形成鋼……碳融的越均勻,鋼也就越好。所以,鋼才要反覆鍛打,百鍊成鋼。人也是一樣的,放眼天下,你一塊、我一塊,你是你,我是我,彼此之間因為一些利益,紛爭不休,水火不容。這就是單一的屬性帶來的,因為單一,所以會極端……”
“若一人之身份有六重,其利六,各一,其一若得,其五則損,其二若爭,其餘皆亡……這些身份,便會讓人掂量一下,這樣做,是否值當。”
“有一日,汝陽徹底確立且習慣了這一體系,這裡的百姓,就會成為一個整體。它屬於我們,並且誰也奪不走——這個世界有簡單的世家、平民,有四民之分,都是要求的清晰、單獨,因為這樣方便他們管。但我偏要反其道而行,我一樣方便管……”
……
祝玉妍沉吟良久,問:“可行嗎?”
……
婠婠道:“做過了,就知道是否可行了。”
之後,婠婠就說起了第二件事:
識字掃盲!
祝玉妍一行人不告而來,卻是給了婠婠極大的驚喜。她正是缺人缺的欲哭無淚的時候,自己的師父就帶著人過來了。且不論過來的目的是什麼,暫時的技術人員缺乏的侷限會鬆綁——這一個新的政權最大的一塊短板算是暫時的堵上了。祝玉妍卻聽的無比驚訝,問:“你這是要上天呢?整個神劍王朝全體官員加起來,都沒你要的多……”
婠婠撒嬌:“是啊是啊,所以人家才要掃盲嘛!師父你們旅途勞累,就先休息一會兒,晚一些咱們說正事兒。我先去忙,有很多東西要處理……”
“行……”
遠途勞頓的一群人去休息了。過了一會兒,祝玉妍便進了婠婠的辦公室,看她藏在一大堆的書籍、圖表之中,埋頭工作。婠婠一抬頭,“師父你來了……師父你坐……”
祝玉妍“嗯”了一聲,就坐下來看婠婠工作。時不時的,外面就有一些簡單歸納好的情報資訊送過來,交給婠婠來處理。
婠婠處理的過程,她有些看不懂。倒是看明白了一些簡單的:外面送進來的情報,是按照了物價分類的一些“商品價格”,分門別類的簡單處理過,另一部分則是一些人員進出的訊息……祝玉妍隱約的有所覺察,問婠婠:“你就是這麼知道我們進城的?”
婠婠道:“起先的時候,是有人送來訊息,說看到一群白衣女子進城。因為是陌生人,所以訊息很足,將你們的路線都說清楚了。我猜測是你們,所以就過去找了……”
頓了一下,婠婠自得的補充:
“現在,也是缺乏一些情報分析人員,如果人員充足,我可以知道汝陽城的一切……每一個人,每一刻發生了什麼,只要我願意,便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知道答案。我——無所不知。”
“真的有這麼神奇?”
“真的誒師父,婠婠怎麼會騙您老人家呢……”婠婠在椅子上蹲下來,像是一隻大馬猴一樣,和祝玉妍賣乖。
……
之後,二人就說起了關於針對武林人士的那一個委託任務系統的構架來。祝玉妍這一次之所以來的這麼急,是因為經過一番“友好”的協商,她已經物理說服了門內的反對派,這是過來給弟子站臺的:婠婠可以撒歡兒按著自己的意思來辦了。說完了這件事後,門中來人除了祝玉妍沒有具體的事物之外,其他人全部開始從零學習情報分析,婠婠將自己掌握的一些先做了簡單的傳授,然後又將自己抄寫出來的一部分書籍放在公共區域,讓大家自己一邊分析一邊看。
有了同門幫襯,暫且從情報分析的泥淖中脫身而出的婠婠便化身木得感情的機器,開始沒明沒夜的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