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昆蟲的自然壽命很長……尤其是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達到好幾年,甚至是十幾年;但,事實上,昆蟲是很少有能夠壽終正寢的——它們的天敵太多,許多的禽獸都以之為食物!一部分的壽命,則多則三月,少則一月左右……而且由人也不需要一“應”到底:
失去價值的應身,便會立時死去。許多相似的昆蟲,除了第一種需要一個完整的週期,剩餘的,幾乎都是朝生夕死!
死亡的方式……便是進入天敵的口中。
這很冷酷。
……
但——社會型的,諸如螞蟻、蜜蜂卻是例外。它們的生命形態,並不是個體的,而是社會的……是一個群體,在不斷的新陳代謝,個體和個體之間,組成了明確的分工,有整體的意識存在——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種“永生”,而它們的繁衍方式,則是離散——
是一個群體,變成兩個、三個、四個,猶如細胞之自我分裂一般。而這樣的昆蟲,確定他們的生命個體的:
是“王”的數量。
只有以對映法,應化而生,化作這一生命,才能切身的感受到以人類的視角的認識、研究,是多麼的錯誤、離譜!
這種社會型的昆蟲群,一群實際上就是一個生命的個體,一如蜜蜂,蜂王、雄蜂、工蜂,都只是這一個生命的軀體的組成,並不存在獨立的意識、思維。這種嚴謹的“秩序”可以絕對的本身,便是因為每一樣組成便如一個人的手、足,用途不同而已……
長在一個人身上的手和腳會因為用途不同彼此有一絲一毫的不滿嗎?不會!因為腳走路,手拿東西,嘴吃飯,是天經地義的。
……
只能說……生命之奇妙,竟至於斯!
……
神州浩土,青雲山東去三千里,便是空桑山。空桑山是和青雲山同處一條橫亙神州的山脈——青雲山脈。空桑山位於山脈最東段,而青雲山則位於山脈之源頭,山脈的另一路則是向西南方向延伸,直銜南疆十萬裡大山。整個青雲山脈呈半包圍結構,像是一個略不規則的“廠”字,正圈固了東南——
整個“廠”字的範圍之內,便是神州浩土,北為荒原,西為大荒,南有十萬裡大山阻隔,東臨滄海。
青雲山脈就是一個天然屏障,將荒原惡劣的風雪、冷空氣都阻隔駐足,將大荒的荒漠、荒涼隔絕。
青雲門的五個人是一路沿著山順路而去的空桑山,這一路遊山玩水,大概是用了七日左右,方才到了空桑山。
張小凡、陸雪琪、曾書書和杜必書也都是第一次執行這種任務,本身毫無經驗,於是就以王二馬首是瞻。王二也不推辭,隨意創作了一個“天聽地視神通”傳與四人,讓他們記熟,試著可以施展之後,便將四人分四個方向,在空桑山的上空探查。
王二的這個“天聽地視神通”聽著神奇,實便是圓光術,利用的卻是簡單的聲波探測之法。
以真元轉化為超聲波,再將超聲波返還成為真元觸及的圖形,然後,這個圖形就會在手掌中顯示出來。
這一個影象,是沒有顏色的。在太極玄清道青色的真元的填充下,就變得通體碧青,形成了深淺不同的顏色。空桑山的整個山體的林木、石頭,還有一些隱蔽的山洞、道路都被超聲波探測了出來……花了三天時間,空桑山的形制、隱藏的洞窟、密道就都清楚了。
五人便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