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額是指按照官方標準,一千錢等於一貫,此外還有一種民間標準,那就是七百七錢為一貫,這就是省陌的一貫錢。
經過幾天的宣傳,不僅是開封府附近的養牛人跑來報名,就連開封府附近的縣也有養牛人趕來報名。
張建忠花百貫錢買下幾頭明顯比一般牛大出不少的犍牛充當種牛之後,不僅是胡商,很多宋商都心動了。
當然,很多人並不是為了張建忠那千金買牛的許諾,他們看到了一條金燦燦的發財之路。
一頭牛,只要能透過報名審查,就能得到一貫錢,初賽十貫,複賽百貫,半決賽千貫,冠軍萬貫。
如此浩大的聲勢,京城的牛市也變得火熱起來,才幾天的時間,成年耕牛的價格從十五貫硬生生提高到了十七貫,若是那種體格健壯,四肢發達的犍牛,更是高達二十貫,還是有價無市。
此前因為大宋對耕牛的保護政策,耕牛運到大宋雖然有利可圖,但是並不能讓他們心動,現在大宋這邊耕牛價格一下子漲了兩貫錢,那些大商人可就心動了。
他們運牛過來,可以自己參加比賽,也可以高價賣出去。
等到朝廷頒佈新的政令,老邁耕牛可以申請殺牛文書,自由販賣宰殺,牛肉也不再進行限價,商販可以自由定價。
這條政令一出,頓時天下轟動!
原來沒人要的老牛,變成了熱餑餑,居然也能賣到十二三貫錢,這下養牛人的積極性更高了。
買一隻牛犢只要五六貫錢,養上一年,就能幹活,幹上十幾年活,老了還可以賣十幾貫,對老百姓來說,這買賣很划算。
不是老百姓刻薄寡恩,實在是生活逼迫,若是生活過得去,自然不捨的殺為家裡出力十幾年的老牛。
但是,一頭牛老邁無力耕作到老死,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如此長時間的飼養,對老百姓負擔實在是重。
能飼養的起牛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生活還過得去的,最起碼也是能夠吃飽飯的人家,也需要老牛作為畜力,但是,牛老了不能幹活,還要飼養下去,也就讓養牛人無力再去購買牛犢或者犍牛來作為畜力。
沒有了畜力,又要負擔起飼養老牛的沉重負擔,因此變貧,也不是沒有。
老百姓雖然不識字,但是他們最現實,原來官府提供借貸給他們,幫他們買牛,很多人都不願意養牛,現在主動到官方詢問借貸買牛的事情。
整個大宋都在為這條政令歡欣鼓舞,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說好。
比如黑市那些賣牛肉的,就在暗罵張俊平砸了他們的飯碗,原來一斤買二三百錢的黑市牛肉沒人要了,都跑去買一斤只要八九十錢的牛肉。
吃到便宜牛肉,就連一些原本對殺牛不滿的老學究,也紛紛閉上嘴巴。
有心急的商人已經出發,前往西北,前往契丹,西域去販牛來中原。
很多胡商也加緊把手裡貨物賣出去,然後胡亂購買一些絲綢,茶葉,瓷器,就開始啟程返回他們的國家。
宋朝此時的耕牛有兩種,一種是水牛,一種是黃牛,體型都不是很大,屬於中型牛種。
在很多西域商人看來,他們國家的牛可比宋朝的牛大多了,運過來肯定更受歡迎,萬一得了冠軍,那不僅能夠得到萬貫獎金,賣給張建忠,還能得到千兩黃金。
利益動人心,現在整個開封府的商人都在為牛而動。
為利益而動的不僅僅是商人,還有那些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