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平在忙碌酒坊和書院的時候,那邊劉從儉也忙的熱火朝天。
四個城門設定的報名點,擠滿了牽著建牛前來報名的養牛人,還有許多前來看熱鬧的人,人聲鼎沸,夾雜著耕牛不時發出的鳴叫,比相國寺那邊還熱鬧。
宋朝禁賭,但是宋人好堵,每每有相撲,關撲,鬥雞,鬥蛐蛐等等總會吸引大量的人前來圍觀。
說到相撲,大家總會想到日本相撲,其實相撲最早就是從中國傳到日本去的。
在宋朝各州縣街頭上,經常會看到擂臺,這就是相撲擂臺,自信相撲之術厲害的,可以交報名費上去比試,只要贏了就能拿到不菲的獎金。
當然輸了,報名費就沒有了。
而關撲則有的類似於後代的抽獎促銷,有的是才銅錢正反面,有的抽卡牌,形式多樣。
還有一種比較文雅的關撲,那就是猜燈謎,商家制作燈籠,懸掛在門前,定好每隻燈籠的價格,文人雅士可以購買燈籠,只要猜中燈籠上的謎底,就能獲得價值不菲的獎品。
鬥牛比賽,以前也有,但是因為沒有組織著,規模都不大,現在有人舉辦大規模的鬥牛比賽,自然吸引了大量喜愛賭博的百姓前來圍觀。
“過!姓甚名誰,戶籍所在地……”劉府僕役看了一眼報名的犍牛,見體格健壯,毛髮順滑,點點頭表示透過報名。
旁邊有另外的僕役登記養牛人的資訊,登記完,交給養牛人一貫銅錢和一個號碼牌。
“初賽的時候,會提前通知你!這段時候把牛照顧好!”完了還不忘交代一句。
“是,是!我這牛,從買回來,就一直靜心照顧,那可是比對我家那小子還上心…不是吹,我們那十里八村的牛,就沒有比老漢我的牛更好的!”養牛人自豪的說道。
“下一位!”劉府僕役也不搭理他,直接叫下一個。
“小哥,這是我家的牛,小老兒可是精心飼養了十多年,這牛就是我的……”一個老邁的養牛人牽著一頭老牛走過來,對著劉府僕役鞠躬笑道。
“不過!”劉府僕役一天下來接受了好幾百養牛人報名,此時嗓子都有些啞了,看了一眼報名的牛,擺擺手說了兩個字。
“這位小哥,我這牛雖然老了些,可是幹活那是一點不比壯年牛差,鬥牛不光比健壯,還有經驗……”養牛人不甘心,訕笑著解釋道。
“滾滾滾!你這牛比某的年齡都大!走路都費勁,還想來騙我家衙內的錢?
趕緊滾,要不是看你年齡大,非打你一頓不可!”僕役拍桌子罵道。
劉家勢大,張俊平敢招惹,不代表這些養牛人敢招惹,被劉府僕役喝罵一頓,也不敢回嘴,只能訕笑著牽牛離開。
“哈哈哈,這走路都一瘸一瘸的老牛,也來報名,真是想錢想瞎了心!”旁邊圍觀的人群,發出一陣嘲笑聲。
“是啊!這牛,只怕都活不到比賽那天,就一命嗚呼了!”
議論嘲笑了幾句,大家又開始評判其他的牛。
“剛才那頭牛,那個138號的牛不錯,毛髮油亮,四肢健壯,我看有奪冠的可能!”
“我看好29號牛!29號牛兩隻犄角,看著都滲人!我絕對壓29號牛!”有人不同意他的意見,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