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這個出租屋不到6平米,條件簡陋,但是這可是在東京,每月近1萬日元(摺合300人民幣)價格可不便宜,
而他每個月在餐館打工所掙的錢也就是剛剛夠自己日常花銷,有的時候節約一點還能買一本書。他的工作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在後廚幫忙洗菜切菜。
自從半年前離開家後,他已經沒有買書的能力。
但是對於自己選擇讀數這條路他未曾後悔過,只是苦了媳婦和女兒!但是誰讓他是自作孽了?!
張大哥開啟房門,看打了餘子賢。,皺了皺眉頭說道:“你的謝意我收到了,你可以回了!”說完,便欲關上門。
“哎,等等,張大哥……”餘子賢說話機會乘機鑽了進去,由於用力過猛,不小心將張大哥頂到床上去了。
“呃呃……”
這房間裡的空間實在是太小了……進去一個人,就別想進去第二個人。如果非要進去,那一個人必須坐到床上去!就像現在這楊。
這是一個讓張大哥無奈的結果。
餘子賢尷尬的一下,連說“對不起”,同時將自己在便利店買的一些吃食放到了腳底下。
一張床、一張放滿了書的桌子,實在是是不知道往哪裡放?
“咦?”餘子賢從桌子上的幾張稿紙上發現了一點東西——曰本東京大學的字樣。
這是東京大學的稿紙,那麼張大哥是留學生?可是這個年紀了?!
“張大哥,你吃了沒?我正好晚上沒吃,買了點蓋飯和麵包……”
餘子賢從手提袋裡拎出了兩盒蓋飯和兩個漢堡,給張大哥遞過去一套。
這一次張大哥沒有拒絕,接過漢堡之後之後,說了聲“謝謝”,直接開吃……
“咳、咳……嘔……”張大哥大口吃,結果給噎住了……
餘子賢趕緊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子遞了過去。
喝了水之後,張大哥才緩過勁……只是緩過勁的張大哥突然放下手裡的麵包,側過臉“嗚嗚……”的哭了起來。
“我已經在曰本學習了整整10年,這十年我從來沒有回過家……讀書,學成,回國,這樣簡單的想法我卻堅持了整整十年。”
……
在張大哥的講述下,餘子賢才知道了他的全名。
他叫張文寶,在曰本有幸進入東京大學學計算機,碩士畢業後,又讀了博士;只是這個博士卻讓他讀了6年,依舊沒有畢業……拿下博士學位,成為他多年以來的夢想,堅持的時間長了,也就成了執念。
張文寶出身於燕京一個書香家庭,從小的夢想是上大學,當博士。
1968年,16歲的張文寶下鄉插隊,之後進工廠,結婚。他和博士這個詞,夢想很近、現實卻很遙遠。
婚後,他給女兒取名李博,博士的博。
1980年,28歲的張文寶決定去曰本留學。
兩年RB語學校,三年東京大學計算機學碩士;38歲這一年,張文寶博士在讀5年。也就是說他已經在曰本學習了10年。
讀書,學成,讀博回國,這樣簡單的想法堅持了整整10年。
之前在東京的下街中板橋,二十平米的套間裡,住著張文寶一家三口。他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六年。
大半年前的每天晚上,妻子和孩子睡下之後。張文寶就開始寫自己的論文,一直到五六點天亮,再上床休息。睡幾個小時後,再起床繼續寫論文。論文如果不透過,他將無法博士畢業。
對於華夏來說,發展的關鍵是教育,需要很多人才。他也想成為其中一員。
張文寶留學的第三年,妻子跟隨他來到曰本,在飯店洗碗打工。考上博士之後,張文寶不再打工。全家的生活都靠在妻子支撐。除了日常的開支,靠著六年打工,妻子還為家裡存下了200萬日元(7萬人民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