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 7 章 他想讓陸書嶼好起來。
寫這本書的時候,顧瑤章已經從華大畢業了。
當時她沒有留校,而是積極參加了婦女解放運動,鼓勵更多婦女走出家門,讀書工作,參與勞動。
她接觸了很多窮苦婦女,在鼓勵和勸說中瞭解了她們曾經不同卻又相同的人生。
《柳絮》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名舊時代的童養媳。
她生於民國末年的偏遠農村,因為訊息閉塞,雖然躲過了戰火,卻依舊活在舊年觀念裡。
故事一開場,《柳絮》就因為要出門打豬草而摔倒。
她裹過小腳,走路不是很便利。
但是家裡的小丈夫病了,公公和婆母陸續因為貧苦離世,她必須要撐起養家重擔。
在村裡,人人都說她是喪門星。
似乎因為她,夫家公婆早逝,自己的丈夫也重病,他們都說她命不好,不願意跟她說話。
她孤獨地活在世界上,拼盡全力養家餬口。
可她再怎麼努力,十三歲的小丈夫還是在寒冬裡過世了。
柳絮在村子裡活不下去,自己要緊牙關,把所有值錢的家當都背在了身上,翻過了那座她覺得高不可攀的大山。
山外,是另一個世界。
不是桃花源,不是新社會,依舊要掙紮生活。
這本書以柳絮山外的磨難經歷開始,寫她被地主家責罰,災年餓肚子工作,寫戰爭裡她艱難求生,卻努力為路過計程車兵提供食水。
寫她的命如柳絮一樣輕,可只要有風相送,就能扶搖直上九萬裡。
最後新社會到來,她也苦盡甘來,有了穩定的工作和生活。
五十五歲退休那一年,她關上了自己小家的房門,再次揹著行囊啟程。
顧瑤章寫這本書的時候是1954年,礙於時代限制,她看不到未來國家的發展。
她想象的1987年,還停留在電車時代。
所以柳絮自己的旅程速度緩慢,也並不舒適,但她還是一路前行,終於在冬天來臨時到了海邊。
青城的海岸清澈明亮,站在堤岸上,一眼看不到頭。
清晨的陽光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狂風呼嘯,海浪濤濤。
柳絮張開雙臂,對著大海高聲吶喊:“大海你好,我叫柳絮!”
語畢,大雪紛至。
全書到此結束。
這是陸書嶼看的第一本瑤章老師的書,這本書給了她極大的震撼,緩解了她一度非常糟糕的情緒。
柳絮這樣苦難,都能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