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風微微拂過,吹動她鬢邊的發絲,帶來自由的氣息。
沒有星海市的雨霧和陰天,京市的天又高又藍,高積雲浮在晴空之上,隨著微風而遊動。
碧空如洗,蒼穹高遠。
今日是個大晴天。
“陸小姐,”顧昔聞的清悅嗓音在身後響起,“怎麼不多休息?”
陸書嶼回過頭,眼睛被太陽曬得有些睜不開,她眯著眼,笑容也同那暖陽一般燦爛。
“第一次來京市遊玩,有些好奇。”
顧昔聞踏著風,一步一步來到她面前。
他戴了一頂棒球帽,身上的風衣換成了棒球衫,整個人猶如剛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身姿頎長,彷彿還是體育大學的。
為了配合陸書嶼的穿著,他從商務人士變成了休閑學生。
陸書嶼愣了一下,然後說:“顧先生,難怪你不在金融雜志露臉。”
顧昔聞眉眼彎了一下,聲音染著笑:“多謝陸小姐誇獎。”
他很自然聽懂了陸書嶼的話。
語音落下,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說:“既然如此,不如我們直接去華大?”
陸書嶼剛要點頭,然後才說:“我得帶上書包。”
剛才過來的路上,陸書嶼給他看過自己帶來的書,足足有八本,沉甸甸的一大摞。
顧昔聞就說:“陸小姐帶上自己的貼身之物就好,我已經準備好了書。”
等陸書嶼揹著書包下來,就看到顧昔聞背了一個單肩包,並不厚重。
兩個人並肩往華大走。
顧昔聞甚至沒有用導航,路線卻很精準。
“我昨天翻過《楓園》,第一頁的扉頁寫了一句話。”
兩個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玉溪春至,滿園楓翠。”
這是《楓園》前言。
難怪當時顧昔聞覺得熟悉,因為姑婆所有的書他都讀過。
但《楓園》是顧瑤章出版的第一本書,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六十年,顧昔聞是小時候讀的,一時沒有想起。
“老師這一生出版了超過三十本書,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楓園》和《風至》,除此之外,長篇小說《小紅菊》和兒童文學《撿豆子》我也很喜歡。”
陸書嶼簡直是如數家珍。
瑤章原名顧瑤章,她以自己的名字做筆名,從三十歲開始,她把自己寫的散文、小說和兒童文學陸續出版,因其細膩的文筆和治癒的劇情,廣受好評。
就連劇情最苦的《小紅菊》,最後也掙脫了命運的束縛,奔向了新生。
顧昔聞感嘆道:“你真的是姑婆的書迷。”
陸書嶼淺淺一笑,有些懷念:“我應該算是狂熱粉絲?”
顧昔聞也跟著笑了:“姑婆是不是送過你親筆簽名紀念版?”
“也送過你?”
陸書嶼毫不意外,她點點頭:“那一套書足足有一大箱子,老師沒有我的電話,悄悄用郵政寄過來的,我現在還珍藏著,每一本都包了書皮,每次都要洗手焚香再拜讀。”
顧昔聞悶悶笑了一聲。
“那真太狂熱了。”
人說著閑話,華大百年牌坊就出現在兩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