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類對挪亞方舟的探尋章鳴曾經看過有關資料,說一些虔誠的基督教徒和探險者一直在尋找這隻船,直到1883年的一次地震,將亞拉臘山脈一處地段震裂,在開裂處露出了一條大船的部分船體。當時目睹這一驚人發現的是一些地震災情考察和評估組織的人。他們目測估計這隻船12到15米高,但由於船隻露出一小部分,大部分鑲嵌在冰川中,無法估計它的長度。後來還有幾次飛機飛過亞拉臘山時看見和拍攝下方舟的。直到1955年,法國探險家那巴拉在亞拉臘山找到一塊木頭,經鑑定確屬歌斐木。
挪亞方舟承載的人在亞拉臘山活下來和海人記載的陸地人在高山上活下來是一致的,應該不是巧合。
從這個角度看,海人說他們和陸地人同為一個祖先之說能夠立得住腳。
章鳴沉浸於胡思亂想的時候,直升機已經“轟隆隆”發動了。
上飛機前章鳴已經告知了他找人的方法:要找的人並不知道在哪個方位,所以要求飛機只是圍繞西寧轉圈,轉一圈擴大一千米,……直至燃油將盡需要返航。對飛行的要求只有兩點,一是高度在500米最合適,二是速度越慢越好。
飛機升空後,章鳴拿出英士悅的頭髮捏在指間,向下方專注精神力。
還好,英士悅沒有出市區,直升機轉到第六圈的時候章鳴有了感應,大約在南段城郊的一個地方。章鳴透過耳麥向飛行員說了方位。直升機降低高度徑直向南段一處民房飛去。
“沒錯,就在這了。”章鳴很高興事情這麼順利,因為飛機越往前感應越強烈,比之當初拿著名片找計程車司機不知強烈多少倍。
章鳴讓飛行員停在兩百多米外的空地上,讓晴嵐遠遠跟著,自己在走到離民房50米的地方,開啟透視向裡看。
這是一處平房,屋子裡有一個客廳兩間臥室和一個廚房。
英士悅身穿米黃色鴨絨棉衣正坐在一間臥室的桌子旁看書,直升機巨大的轟鳴聲起初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扒著窗子看了一眼,覺得這飛機樣子長得很怪,與他乘坐過的飛機完全不一樣——經過海人對他大腦有關曾經的記憶強行刪除,他對陸地上存在的東西已經一無所知,他們這批人實際上對陸地的認知除了語言文字、必要的法律常識和一些社會知識、人與人交往方式、穿著打扮和各國不同的禮儀等等有些灌輸外,其它的只是從海中浮出被打撈上來開始。好在他們是各校的學霸,腦力非常驚人,加之守則裡有“每時每刻學習,最快速度適應陸地各種事宜”條款,他們又被灌輸了無比忠貞的指令——其實和製造出機器人差不多,或者說除了身體上的區別,觀念、意識等精神層面就是海人制造出的另類機器人——因此學習非常刻苦,進步也非常快。
如果說他們每天都在腦子裝進海量的資訊並消化吸收,這話並不過分。
所以才有章鳴發現的自己與他們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這麼透視進去見一個英俊的小夥子正在看書。從身形上看是英士悅無疑,比之入海前的他英俊了不少。海人對他們這批學生整容均有所美化,在荷蘭看到的那些學生時章鳴就有這個印象。
章鳴朝英士悅走來時已經想好辦法:讓他相信自己是燕大的黃皓——黃皓個子和自己高矮差不多,身形也比較像。如果騙過英士悅,下一步透過他招來梁一鶴和任磊,再找到0008是條捷徑。
他對晴嵐做了個原地等他的手勢,大搖大擺從隱藏的樹後走出來,走到窗前咳了一聲。
英士悅很警覺,馬上站起來走到門背後。
章鳴敲了敲門:“有人沒?找口水喝。”
英士悅猶豫了一會兒,走出臥室到客廳開了門。
在英士悅開啟門的一瞬間,章鳴就以最強力的念力向他腦海裡植入自己“是燕大的黃皓,0415黃皓。”在章鳴對他使用念力的時候沒有遇到一點抵抗,如章鳴在荷蘭時挑出的那些練不出式的同學。他意識到這個英士悅也是練不出式的人,心下立即高興起來:不能練式的人很好控制,看來這個決定非常正確!
果然,英士悅本來一臉警惕轉而換成了笑臉:“黃皓?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