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瑾:“……”
總不能直接說,你比金鉤煩人多了吧?
氣結之下,言瑾鬱悶的回了房,連餘緊跟著她,一見她坐下就把自己整理好的名單擺在她眼前。
“各峰及外門的弟子名單都整理好了,主峰內門弟子共五十人,其中辟穀期弟子十二人,金丹期弟子三十八人……”
連餘叨叨的唸完,最後道:“總得算下來,宗門所有弟子,練氣期八百三十人,築基期三百六十人,辟穀期一百零三人,金丹期三百二十七人。”
言瑾聽完頭都大了:“這麼多人?”
連餘扯了扯嘴角:“上修以為呢?我還當上修誇海口之前做過調查,心裡有數,難道上修連宗門弟子有多少都不知道,就主動擔任了授業堂的長老?”
言瑾被他問的一陣啞口無言,最後垂下頭蔫蔫的說:“我平時也沒看到多少人啊……”
連餘又正色道:“修真者本就該以修行為主,平日裡出來跑動的人並不多,上修不會以為人人都跟上修似的,修煉起來猶如神助吧?”
言瑾這下徹底蔫吧了,她開始以為頂多撐死一兩百個人了,結果這一算下來,都一千六百多人了。
鬱悶一會兒,言瑾終於打起了精神,仔細研究了一下名單。
“練氣期八百多人,意思是如今外門弟子有八百多個?”言瑾很是意外:“宗門不是十年才對外招收一次?”
連餘不假思索道:“可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年就築基的,這些人裡頭,還有好些人都沒能築基的。比如朱家的小姐,上修的那位朋友,就花了四年時間。她還是世家女,其他沒有世家背景的平民,更是慢些。”
言瑾又道:“這築基期與辟穀期的人數也相差太多了。”
連餘又道:“原先宗門就有不少弟子停留在辟穀期階段,因渡劫難度大,不少人都憋著沒有渡劫。上修提供了渡劫丹後,大部分人都進階到金丹期了。
“這一百零三人,是往年在辟穀期憋著的。築基期的人多,是因為這兩年內門考試過關的外門弟子多了起來,也是得益於上修的渡劫丹。”
言瑾點了點頭:“這倒也說的通。”
言瑾又要了花名冊來看,上頭每一個人都有備註,哪年入門的,修煉了幾年到什麼程度,在渡劫憋了多久,都有詳細說明。
言瑾不由感慨:“莫師兄做事就是謹慎,竟連這個些都有記錄。”
連餘無語:“這不是上修自個說的,要以悟性分班,莫道友來送名單時,人都憔悴了不少,想來是一晚上跟主峰弟子趕製出來的。”
言瑾尷尬又不是禮貌的笑了一下,趕緊低頭去看名單,不敢再多言語了。
連餘也不說話,只在一旁默默的斟茶倒水,研墨鋪紙,等言瑾看完準備開始分了,她手邊一切都準備好了。
桌上甚至還擺了一盤她當糖豆吃的蘊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