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喚星兒近前,可星兒卻遲遲不肯靠過去,還說了一番什麼“君君臣臣”的大道理。就在這時,太后的面色微沉,所有人都為她提了一口氣,以為太后會發怒……然而,並沒有,太后非但未怒,還反而笑了起來。
“你這小娃兒……哈哈哈!”太后轉怒為笑,“你們聽聽,剛剛這篇君君臣臣的大道理,要是出自一個老夫子之口,沒得生出多少厭棄。可是從這奶聲奶氣的黃口說出,倒有那麼股子真在裡面”
太后說完,大家又笑了一回,仍喚星兒近前去,星兒這才慢慢的挪動步子,往太后跟前去,之所以先前太后召喚沒立時就移步太后跟前,全賴如玉夫人的教導,如玉曾教導星兒:“你要記住,咱們是官家,官家就該有官家的體面,你是官家的小姐,不管出不出閣都要提得起一份矜持和穩重,父親是做官的,將來難免要官官相遇,如果對方官高,那與對方交往就不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一定要端住一個回合,方能體現自己的身份,就是叫分寸。”如玉當初的教導,如玉絕想不到星兒第一次“端住”是面對太后老佛爺,不過這點給太后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如今星兒緩步移向太后,是禮月姑姑曾說過,在太后娘娘跟前走動,要穩、緩和端得住,一是對太后的敬重,再有就是能顯出來是太后**過的人兒, 雖然星兒不懂什麼叫“太后**過的人兒”,但星兒懂禮月姑姑教的一定是好話。
“你們快看,快看,這小小的人兒,走起路來倒是有幾分端莊呢!”太后又笑了,“快來快來,哀家已經好幾年沒見過這個年紀的小女娃了,男孩子家裡倒是一大群。嘖嘖嘖,看看這端莊勁兒,多招人疼。”
聽著太后誇讚了星兒幾番,周良和禮月都在心中暗笑,他們的盤算恐怕就要落定了,能留星兒這樣的孩子在身邊,頂那小門小戶出來的強上不知多少倍。
一會兒的功夫,星兒已經站定在太后跟前,太后近前瞧,對星兒更是喜愛幾分,先是摸摸她的小臉頰,再是整一整她身上的衣服,再是緊了緊她頭頂的小抓髻,從上到下,沒一處不喜歡,特別是星兒眉心的紅痣,顯得特別靈氣。
“你剛才彈的,就是這把琴嘛?彈的什麼曲子?”
“回太后,星兒剛剛彈的是《清平樂》,是用這把琴。”
太后抬手,示意給星兒搬一套小桌椅。
“《清平樂》?你知道樂曲的意思嘛?”
“回,星兒知道。”
“你說說看。”
“《清平樂》原是流傳民間的曲調,是百姓歡慶戰後餘生,恢復農耕桑織的曲子,後來經我朝大樂師歐陽頌重新編修,曲調更加悠揚歡快,大有清平安樂之感,嗯……”星兒說著,停頓了片刻,“是幸福的曲子!”
“幸福的曲子……幸福的曲子,幸福……幸福這個詞用得好!”太后又笑了。“不過,你這小小的人兒,哪兒知道‘幸福’這個詞?”
“是我孃親教我的!”星兒脫口而出。
“你孃親是……”太后剛要問,只見周良遞給禮月一個顏色。
“太后老佛爺……”不待星兒回答,禮月突然小聲提醒,“咱們親民呢……”
周良曾提過星兒的出身,從星兒的生活習慣和舉止儀態各個方面,她的出身絕非碌碌之家,周良也特別囑咐,決不能讓除她們之外的人知道這點。禮月之所以及時阻止星兒身世的話題,是生怕小星兒道出自己的身世,萬一太后一發善心,幫她回家,那……她和周良的苦心不是白費了?!所以,絕對不能讓星兒說出自己的身世,當然,星兒是不知道的,星兒依然寄希望於周良。
“哦,是是是。”太后回神,又笑笑,“今天,哀家的特意邀請的這些客人,都是農家貴客,也都是農耕桑織的行家,翹楚。農業,是我大夏的根本,自我大夏先祖開國以來,都是農耕桑織擺在第一位的,本朝的裕德皇帝更是重農重桑,今年哀家宴請這些農家婦人,更是替皇帝德化萬民,表明皇帝重農之意。”與座眾人紛紛點頭,“既然,你個小娃兒能彈這農耕桑織的樂曲,那就彈上一曲,給大家助助興,以表哀家及皇帝心意!”
“星兒遵太后懿旨。”星兒雙手交疊身側,莊重的福了一福,開始彈奏。
會客艙悠揚的樂聲響起,時而靈動時而歡快,雖然星兒還小,彈奏的並不上乘,但是太后鳳船巡行的這一個多月以來,船上倒是第一次響起樂聲,艙裡艙外都有些小興奮,打破了鳳船**死寂。會客艙內,太后臉上更是浮起了音律帶來的喜色。宮娥采女也多是年紀輕些的女孩子,自是喜歡樂曲的,都興奮的不行。農夫們雖然聽不大懂星兒彈奏的好壞,但是樂曲的歡快音色,卻也能感染到她們,面上露出的也都是感恩天家的感激之色。在這些農婦中只有一人,始終沒有表情,一直低著頭。
一曲畢,星兒起身福了一福。
“好!大好!”太后拍掌。“雖然知道你是周良的幹閨女,但是你這演奏的指法和技巧,確是上乘,較宮裡一般的女孩子要高階的多,很好。可識字?”
“回太后,星兒識字,但不多。”
“回稟太后,星兒這幾日怕驚擾太后,日日都在艙房學習《女戒》,不認識的字,都問詢奴婢,或去纏她乾爹。很上進知禮。”
“《女誡》?好好,《女誡》原是東漢女史班昭撰寫的一篇教導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書,因為班昭為人端正,又是女史,文采上佳,這篇《女誡》被爭相傳抄,成為了許多豪門貴女的行事作風典範,學習女誡,確實好孩子。”太后看著星兒,微笑以對,頻頻點頭。
“禮月,去,將湖州知府敬獻的湖筆拿來幾隻,賜予星兒。另外,咱們從宮裡帶的淨皮宣也切一領一併給了,淨皮寫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