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州橋那裡,蘇洵在喊錢夠了。
可依舊有人在繼續投放,直至太陽西斜,那個龐大的錢堆前終於沒人了。
“歐陽,讓你們的人的清點吧。”
蘇洵很有使命感的站在邊上,看著幾個小吏在數錢,這些錢都是零散的,這麼一大堆,幾個人得數到什麼時候去?
“去求援!”
稍後三司又派人來了,這次人很多。
“那麼多錢?”
“對啊!趕緊來數吧。”
一群人在邊上數錢,然後把錢串好堆放在大車上。
蘇洵很忙,來回看著各處的結果。
“三千六百二十貫八十五文。”
“那麼多?”
蘇洵歡喜的道:“卻是夠了,夠了!”
一百多戶人家,每戶能多拿二十多貫錢,加上撫卹,算是有底氣了。
“趕緊運回去,回頭按照名冊傳送……”
大車緩緩而行,老牛哞哞的叫喚著,從容不迫。
蘇洵站在州橋邊上,突然就笑了起來。
“笑什麼?”
秦為此時才露面,蘇洵回頭道:“學生笑那些人不懂民心……”
“那你認為民心是什麼樣的?”
蘇洵這貨就是個浪漫主義色彩濃烈的傢伙,秦為一直認為他不適合做官,而適合做詩人。
而他本來的命運也正是如此。
包括後來蘇軾、蘇轍兩兄弟也同樣,蘇家三父子才學自不用說多說,但做官卻差了許多,這樣的人不適合官場。
蘇洵拍拍因為數錢而弄髒的手,目光中有些憧憬,“以往學生以為民心不足憑,一切還是要朝中和陛下做主才好。可今日某卻看到了民心的作用,垂垂老矣的老嫗,手腳粗糙的婦人大漢,垂髫的孩子……也有大腹便便的商人,這些人以往不會為了一件事聚集在一起,可今日卻都來了。”
這人倒是領悟了些東西。
“知道是為何嗎?”
秦為誘導道,可蘇洵卻搖頭。
這廝能想到這些就不得了了,進步之巨大,讓人欣慰。
他看著秦為,“先生聰慧異於凡人,還請賜教。”
“這個和聰慧沒關係,是天分。”
秦為和他緩緩步行回去,“百姓首要是吃飽穿暖,這是第一,朝中理事也應當以此為先才是。”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秦為目光平靜的看著牛車上的那些錢,“能威脅到他們吃穿的有哪些?比如說災荒,那麼朝中賑災,並妥善安置了災民,這就是得了民心。比如說今日,百姓為何會群情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