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得知裘書玄即將就任市舶司後,眾人一陣拍馬。
討好官員這是商人們的本能,他們甚至並沒有什麼目的,只是單純的討好,混個眼緣兒……
裘書玄笑道:“諸位客氣了,今日各位賢達集聚吳山,某在此也想請教一番海貿之事。”
“裘推官只管說,但凡我等知曉的,一字不漏!”
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站了出來,看周圍人的模樣,這人有些威信。
“你是……”
男子拱手道:“老夫魏雲,見過裘推官。”
魏雲的臉色紅潤,肌膚柔嫩,看不出是五十多歲的人,唯獨一雙斑白的長眉斜了出去,彷彿是兩把掃帚。
裘書玄問道:“某這幾日沿江轉了幾圈,海邊也去過,發現最多的還是大食商人,那些人和市舶司的官吏相熟,有時竟然可以暫緩給抽成,何故?”
這話問的很尖銳。
自古官商勾結都是取禍之道。
裘書玄作為官員,他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那就代表他有了想法……
魏平並不在意,笑著道:“大人有所不知,那些大食人身家豐厚,船一靠岸就查驗貨物,十抽一之後方能博買。不過有時官府不喜歡那一船貨,就先博買,隨即賣給大宋商人,最後折算銅錢給大食人算賬,這樣還省事些。”
市舶司存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向外國和本國商人收稅。
歷來王朝的經濟來源就是稅收。
收稅是兩種手法:第一種就是抽成,船一靠岸,市舶司的人會去查驗,然後十抽一,也就是先交納十分之一的貨物作為稅款。
第二就是博買。
市舶司的人和外藩商人商議好了價格,然後把他的貨物買了,大多送去汴梁,少數貨物就地發賣。
十抽一的稅,加上博買時壓價,這就是市舶司大賺特賺的原因。
特別是博買,博買時市舶司的官吏們就是裁判員,等交易確定後,他們隨後會發賣給大宋商人。
那時他們又是推銷員。
裘書玄笑了笑,說道:“大食商人在杭州可多?”
魏平搖頭道:“不算多,最多的是在廣州地區,那邊的大食人都聚在一起居住,還自行管事,官府不管他們。”
“廣州那邊的藩坊已然多年,大食人聚居於此,有藩長管轄,若是犯法,當地審訊後交給他們處置……”
若是秦為在的話,定然會說這不就是後世葡人弄的那一套嗎?
先找名義借你個地方或居住或經商,然後漸漸擴大影響力和實力,等到你衰弱時,就趁機下黑手。
宋末時蒲壽庚就是這麼一個例子,最後他甚至直接滅掉了泉州城裡的大宋宗室。
養虎為患啊!
還有句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你強大時咱們都是附庸,當小弟當兒子只要你高興就好。
可等你虛弱時,這些平日裡的‘兒孫’們就會露出鋒利的獠牙,一口咬掉你兩塊肉,甚至連你骨頭都砸碎了!
“有的給了不少好處,朝中也賞了官給他們做……”
蒲壽庚就是官,宋末時在泉州執掌市舶司多年,大宋對其堪稱是厚恩,可最終卻被此人背叛。
魏平接著說道:“那些大食人對大宋很是恭謹,平日裡的進貢和孝敬只多不少,他們恨不能化為大宋人……”
“大食是大食,大宋是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