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秦為不會害自己,他這麼做肯定是有深意在的。
“那人只喊冤枉,那小吏冷笑說他不去當值,就是不服役……而且還鼓動人不去服役……”
趙允讓思忖了一下,問道:“這等人不是該抓嗎?”
賦稅是一個國家的根基,若是人人逃稅,還不去服役,律法將會受到挑釁,那這個國家還剩下什麼?
胡聘卻搖頭笑道:“假的。”
“假的?”
“對,假的!實則是有官吏看中了他的產業,就巧取豪奪,可那人不肯退讓,這些人就尋個藉口,直接拿了他……”
“此事倒是簡單。”
秦為見趙允讓有些憤怒,就覺得有些好笑:“這些事每日每刻都在大宋發生著,你氣不來。唯一的辦法是什麼?”
趙允讓的眼中多了厲色,說道:“吏治,萬事之首!”
秦為的眼中多了欣慰和得意,說道:“對,就是這個意思。一個國家有再多的革新手段,再好的革新方法,可卻需要有無數稱職的官吏來推行。若是吏治混亂糜爛,再好的革新想法也會變成禍害百姓的手段!”
趙允讓起身拱手,肅然道:“謹受教,此事應當稟明陛下,要讓他知道這大宋的吏治已然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秦為卻眯眼看著遠方,淡淡道:“可惜陛下沒有這個決心,權貴們太可怕了,陛下親眼見到過太后被那些人逼得不得不破釜沉舟,他沒有太后的那個魄力,自然就會害怕……”
秦為本意是感化趙允讓。
可身在局中的趙允讓根本不會知道,多年後,他的兒孫將會接過這大宋的權柄,所以第一反應就是勸諫。
“那也要說……”
趙允讓嚴肅道:“這條路終究要走,早走早好!若再僵持下去,或許能苟延殘喘幾年,但日後的隱患也會越來越多!”
隨後兩人就去了城外,去看那些農戶。
他們隨便找了個村子,一進去就能看到那些孩子揹著筐子在撿東西,各種能制肥的東西都是他們的戰利品,甚至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也認真的揹著個小籮筐。
“若是官府強行推行,這一幕你看不到。”
秦為對那些孩子笑了笑,然後低聲說道:“他們看到了秦家莊的增收,所以願意試試,這就是自願。百姓只要自願,剩下的事就好辦了。”
趙允讓若有所思的道:“等汴梁周邊的農戶增收的訊息傳出去,這天下的農戶就會自願去堆肥……而官吏,他們提供訊息就夠了。”
這就是職責到能力的轉變,當百姓自願去幹某些事時,官吏就成了輔助的角色,不添亂就好。
進了村子,那些莊戶見他們衣著光鮮神態自若,也沒人敢問來歷,此刻麥子已經曬乾收了起來,農戶算是沒事幹了。
“農閒時節得讓他們找事做,不然手中就會短了錢糧,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就要哭了……”
說話間秦為吸吸鼻子,說道:“有味道,去看看。”
他站在左邊的人家外面喊道:“家裡有人嗎?”
“誰啊?”
一個婦人急匆匆的出來,見到他們幾人後就鬧了個大紅臉,低頭道:“敢問貴人這是有何貴幹……”
“不是貴人,只是想來你家看看那個複合肥的作法,可方便嗎?”
婦人回身喊道:“官人,有人來了。”
裡面來了個大漢,秦為笑道:“打擾郎君了。”
大漢撓頭道:“小事小事,儘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