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來勵志的詩詞不計其數,本朝的真宗就留下了勵學篇,什麼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這是來自於帝王的激勵,無數學子在勵學篇的鼓舞下,頭懸樑,錐刺股的苦讀,只為一朝在東華門外唱名。
可現在呢?
那包含著無數誘惑的勵學篇被擊敗了。
被這兩句橫聯一敗塗地!
甄良只覺得頭皮一陣發麻,然後失聲道:“讀書所為何來?此聯已然道盡……快哉,快哉!老夫今日服了待詔,服了!服了!”
一股見證了某種重要時刻的氣氛漸漸升起來。
……
人生而自私,生而帶著掠奪性。
誰搶佔了我的好處,誰壓制了我,我就弄死誰!這是心中最真實的想法,有的人能壓住,偶爾讓這些想法冒個泡。
有人壓不住,於是眼中兇光畢露。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別擋我的道。
秦為就擋住了甄良的道。
在他到來之前,甄良是國子監說一不二的唯一長官,在他到來之後,甄良機會就成了透明人。
所以當甄良忽然要進宮面聖時,大家都認為這個時候甄良該是想要捅秦為一刀才對。
“問問自己此刻為何而讀書,是為了高官厚祿,還是為了大宋的振興……為萬世開太平!”
甄良在重複著秦為的那些話,大殿裡的氣氛漸漸沉凝。
那些權貴們都有些意外。
什麼狗屁的大宋振興。
大宋國富民強還用得著振興嗎,再說那些百姓與和我有一文錢的關係嗎?
我只在乎自家能有多少好處,能給我好處的大宋才是好大宋。
這是他們的真實想法,在慶曆年間;在王安石執政期間,他們的這些想法‘熠熠生輝’,生生扼殺了這兩次革新。
你革新你的,為了名利也好,為了太下也好,都無所謂。
但是有一點!
別觸碰到我的利益,否則弄死你沒商量!
千古以來的權貴莫不如此,這不是什麼覺悟就能改變的,而是赤果果的人性在‘閃光’。
“我大宋少年與國無疆!”
好!
真的好!
少年強則國強,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一個國家若是停止了新鮮血液的輸送,那麼這個國家也就離末路不遠了。
趙禎想叫一聲好,可卻在看到權貴們的臉色後止住了。
此刻權貴們都在盯著甄良,那眼神能吃人。
這人怕是得了好處故意為秦為說話吧?
秦為竟然不是為自己攬功?
挾大勝交趾的威勢歸來,晉封平陽縣公,職位沒變但地位卻攀了何止一個檔次,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在這等時候,別說是年輕人,那些中年人也穩不住啊!
不趁機拉攏一番,為自己弄些心腹和黨羽,那還是人嗎?
你莫不是腦子瓦特了?
他們不適應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三觀,覺得這種人是傻子,歷來這種人都該是一個悲情的結局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