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知進退懂的人,他有才更不缺覺悟,每每立功後,就會故意給自己找些過錯,讓人恨得牙癢癢。
如此,他雖名聲受損,但卻保全了這份君臣之間的體面。
“那這法子可好?”
趙禎想通後輕鬆不少,就下意識問了一句。
這意思是,此法可能盛行?
張之白麵色古怪的道:“陛下,這所謂的刷題就是……勤奮,可天下讀書人不缺勤奮,若以後人人都這樣,那現有的科舉制度就不能用了。”
誰都想做官,誰都想被人養著。
這本無可厚非,反正每年也就那麼多人而已。
可若是大家都學了這種刷題之法,那朝廷每年要養多少人?
而想做官就得讀書考試,得勤奮學習。
“呃……”
趙禎也有些無語的搖搖頭。
這以後的大宋讀書人怕是要變了。
變成了考試的人偶。
什麼微言大義背了就是,每日不停做文章,再有老師點評,不長進的就是蠢材。
可這樣出來的學生……
以後入了朝廷,他們能有什麼作為?
總不能讓這些人以後專門練習文章吧?
……
不過這並不能影響今日學子們的狂歡。
那些過了的正在歡呼,沒過的也要借酒消愁。
汴梁各家酒樓一時間人滿為患。
歐陽修沒有去參加慶功,他在放榜之後,就一溜煙就跑了。
丟下了一群等著慶功的國子監的師生們。
“他這是歡喜厲害了。”
世事難料啊!
眾人唏噓著,然後各自慶祝去了。
……
汴河。
姚氏一如往常端著大盆在河邊浣衣,周圍幾個婦人正在談論著今天的放榜。
“聽說今日貢院熱鬧的狠呢!”
“是啊!三年才開一次的科舉,過了就是官員,妥妥的吃皇糧了!”
“誒?歐陽他娘,聽說你家兒子也參加省試了,你怎的一點兒也不關心呢?”
姚氏停下手裡的活兒,笑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我不想給他壓力呢……”
有人卻小聲譏諷道:“切……說的好聽,怕是知道過不了,才不想去丟人吧?”
“就是,某聽說這次科舉,有不少天才學子來京,他家那兒子看著憨痴得不行,怎可能過了……”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