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戰之後,普特斯曼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盡數成為明朝的外籍軍團,被分配到寧波海事學院、舟山船廠和東海艦隊當中。此時老牌的海軍強國西班牙、葡萄牙無暇東顧,大英帝國還在忙於爭奪印度,所以明朝海疆出現一段難得的和平時期。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設立,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華進行貿易,也導致東西方文化再次發生大規模的碰撞。
朱由校深知這種交流的重要性,不惜降低身價接見了很多西洋人,在進一步擴大了海外貿易的同時,也得到了彌足珍貴的寶物,譬如荷蘭人最新繪製的世界地圖,英格蘭人發明的火帽槍(也就是燧發槍的繼位者擊發槍)。
當然這些人來到中國的首要目的是賺取高額的利潤,為此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朝廷對這些有貢獻的人不吝賞賜,自是皆大歡喜。這也導致了想留在明朝境內的歐洲人越聚越多,有的做了商人輾轉於碧波萬頃之中,有的成為官吏和軍人定居在中土,還有的跟隨顏思齊、鄭芝龍他們做了“海盜”。
對於明朝的開放態度,引起葡萄牙的極大不滿,這些人最早盤踞在澳門一帶,一直想霸佔明朝的貿易權。趁明朝西征之際,馬士加路繼荷蘭人之後再次佔領澎湖列島,以圖控制明朝南下的航線,並支援南越的鄭氏侵犯廣西邊境。
不過他們的運氣的確不怎麼好,兩廣總督商周祚可是外戰的一把好手,在任福建巡撫的時候他就與荷蘭人打的火熱,有豐富的海戰經驗。洞悉葡萄牙的陰謀後,商周祚先是派廣西巡撫袁崇煥率狼兵擊退了鄭氏的入侵,然後命廣東參議蔣德璟組織海防船隻擊潰了葡萄牙人的艦隊,最後在福建總兵熊文燦的幫助下將馬士加路困在澳門達二個月之久,等這些強盜餓的皮包骨頭時才肯接受他們的投降,一併押解到京師聽候朝廷的發落。
此時西南四省總督朱夔元已經回京受封,位列三公地位極其尊貴。聽聞此事歡喜不已,一心想舉薦蔣德璟到軍機處任職。早朝時王安剛說完有事啟奏,他便急不可耐的上前說道:
“聖上,臣有本啟奏!”
這個朱夔元雖然是個統御千軍萬馬的帥才,但平日喜歡和文人攙和在一起,一向沉著穩重,城府極深。朱由校見他如此突兀,心知必有要事,便點頭示意他繼續。
“聖上,廣東參議蔣德璟曾多次平定嶺南土司的叛亂,為朝廷的改土歸流立下汗馬功勞。如今他又在東南海疆收復澎湖列島,俘虜了小佛郎機人的夷王,臣斗膽舉薦其入朝任兵部左侍郎,參與軍機要務。”
這次海戰的規模非常小,兩廣總督商周祚甚至沒有調動主力艦隊,更不覺得是件事,所以朱由校並未知情。聽聞蔣德璟三個字,他暗道莫不是那位“莫如拯百姓”的牛人?此人博聞強識,秉公持正,曾和崇禎皇帝懟的昏天黑地,另外他心胸豁達,善於推薦賢良,理財治兵都是一把好手。明朝滅亡後,他又歷事福王、唐王,對明朝可謂忠心耿耿,最後絕食以示忠義氣節,吞金而亡。
對於這位忠烈的歷史名人,朱由校努力剋制住自己激動的情緒,面色平靜的說道:
“愛卿如此重視,看來此人必有過人之處,他現在何處?”
澎湖之戰本來是在海上,葡萄牙艦隊失敗後逃到澳門,屬於南居益和熊文燦的地盤。這倆人曾在寧波聽得皇帝的大洋爭霸計劃,自然將盤踞在澳門的葡萄牙人視為眼中釘,藉機一併把總督馬士加路也抓了起來,陪同蔣德璟一同入京上奏。
一路上二人秉燭夜談,相見恨晚,有種英雄惜英雄的感慨。熊文燦知道要想發展遠洋水師,修建大型艦船,必須要充足的軍餉和深諳海戰的將才,如今半路殺出一個有勇有謀、善於理財的蔣德璟,他自然也不肯放棄這個機會,趁機上前回道:
“啟稟聖上,蔣參議現正在兵部聽候差遣。臣入京時曾與他同路,聞知此人對廣東的內陸及海疆都非常熟悉,還提議要在廣州府修建軍港,負責維護南洋海疆的安全,這與聖上的決策不謀而合。”
朱由校心想我這點想法不過是沾了了解歷史的光,真要和南居益、蔣德璟等人比起來就有些狗尾續貂了。不過讓他欣慰的是大明人才濟濟,如今齊聚一堂也算是沒白忙活一場,半開玩笑的說道:
“這位參議不簡單啊,竟然同時得到兩位肱股的推薦!”
孫承宗見小皇帝竟然對一名小小的參議如此感興趣,心知此事絕對沒有那麼簡單。他太瞭解自己這位學生了,表面上看是給朱夔元一個面子,其實就是蓄謀已久。這些年他一直負責遼東和西北的戰事,知道朱由校急於掃除陸上威脅的目的是要全力發展海軍,與歐洲商人爭奪貿易市場。可是封建王朝的體統乃是三綱五常,士農工商是不可動搖的鐵律,若是大肆發展海外貿易,必然帶來大量的流動人口,這將是社會最不穩定的因素。況且商人的增多也會衝擊傳統士大夫的地位,這對於一位老臣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聖上,聽兩位大人描述,老臣也對這位參議非常感興趣。不過眼下西北初定,當務之急乃是商定設定西域都護府的事宜,確保我朝與羅剎國貿易的暢通。可是臣聽說聖上在寧波設立東海艦隊後,又想在廣州設立南海艦隊,還命遼瀋總督熊廷弼大人和山東總兵袁可立大人共同接管朝鮮事務,修建港口和馬場。此番雄圖霸業非愚臣能夠心領神會,懇請聖上能夠指點迷津。”
孫承宗此話說的非常含蓄,弦外之音是你小子別跟我藏悶,想發展海軍沒問題,但眼下先把西北搞定再說。朱由校自然明白老師的意思,不急不躁的好言寬慰,同時命曹化淳將萬曆年間編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和荷蘭人新繪製的世界地圖抬到大殿當中,用劍比劃著說道:
“諸位愛卿可認識此圖?”
“回陛下,此圖乃萬曆年間西洋人編繪的萬國全圖,後由宮廷藝人摹繪十二份作為藍本,存檔在國庫當中。”
範景文曾在神宗時文選歷任員外郎、驗封郎中,對西洋之事頗有了解,看到這幅地圖脫口便出。
朱由校見範景文搶了自己的臺詞,不免有些生氣,轉眼又想大明精英如此博學是件好事,於是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