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炎公一統天下是從何時開始不可阻擋的?”孫恩主動岔開話題。
對於這個新話題,在座的也都挺感興趣的,張良想了想說道:“可能是從百家八十多年,晉國滅亡的時候,炎公一統天下就已經註定了吧。”
那時,韓趙魏三氏聯手和智瑤大戰。
智瑤成聖的時候,還享受了一把全天下諸侯圍毆的待遇。
這可是姜華都沒享受過的待遇,不愧是曾經的天命之子,上一個版本的天地主角。
要不是姜華橫空出世,分走了他身上的天眷,阻道的諸侯,指不定得多死幾個。
“當時,鹽城的實力還沒有現在這麼強,但造化聖人成聖了。那時,炎君也有九鼎,當時如果諸侯聯手的話……”
張良話還沒說完,李悝就搖了搖頭:“從政治上來看,當時的諸侯,幾乎不可能聯手對付鹽城。”
“那時,韓趙魏三氏忙著三家分晉,內部為了多佔一塊地盤,恨不得直接打起來。”
“那時,齊國被鹽城打了三十多年,早就想要求和了,田和早就被打的沒膽了。”
“再說了,當時的鹽城,並未表現出鯨吞天下的實力。如果你是當時的秦侯,你更願意攻打函谷關還是攻打八竿子打不著的鹽城?”
商鞅直接搖了搖頭,其他人對這個問題沒有多少發言權,但是商鞅不一樣,他是秦國執政:“當時,晉國滅亡,秦國上下都很開心,都想著找機會東出函谷關。”
說著,商鞅就看了一眼王巨君:“就像楚國人一直都有一個問鼎中原的夢想一樣,在大秦也一直都有一個佔據函谷關,東出天下的夢想。”
“這個夢想,從穆公之前就開始了,穆公也曾親自派兵攻打函谷關,慘敗。雖然每一次大秦攻打函谷關都是慘敗,但大秦對於函谷關的執念卻從未消退,反而加強了不少。”
“當時智伯成聖失敗,趙鞅又死在了這一戰,韓趙魏三氏又在鬧分家。當時大秦上下都在等著找機會攻打函谷關。”
“哪怕後來魏公成立了一個所謂的大國聯盟,但是鹽城還是輕而易舉的拉攏了大秦,就是因為,大秦始終都夢想著佔據函谷關,東出征伐天下。”
“所以,縱然百家八十多年的時候,韓趙魏三氏聯手攻打鹽城,也是失敗的命運。”
“因為,伱們最多內部聯合,再聯合一個齊國就是極限。”
“但是當你們和齊國的主力都出動的時候,燕國一定會趁機攻打齊國或趙國,秦國也一定會攻打魏國的函谷關,楚國也一定會攻打鄭國,嘗試入主中原。”
“這種時候,聯軍自然會失敗。”
“這樣下去,鹽城一統天下的可能性依然是最大的那一個。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可能在這種未來之中,整個天下會被打爛,鹽城的發展不可能這麼順利,鹽城也沒時間培養出這麼多位聖人或聖人層次的戰鬥力。”
“而且,列國對於鹽城的警惕性會更高。”
“但是,這些都沒法阻攔鹽城一統天下。”
“都是發展,鹽城的發展速度,比列國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