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尊真人,這是何等驚人的數量?
百年前的時候,整個天下明面上有這麼多真人嗎?
那個時候,只有晉國、齊國、楚國、秦國明面上有兩位數的真人、初代。其他的諸如宋國、魯國、燕國、衛國,明面上也就五六尊初代、真人而已。
怎麼看全天下明面上都沒有這麼多真人。
即使是如今,衛國也就六十尊左右的真人、初代。其中有至少二十尊真人,來自曲阜學宮,有至少二十尊初代,是在造化青蓮成道之後,靠著雷劫成長起來的新一代。
縱然是綜合實力第一的魏國,在沒有姜華的時間線之中,新一任天地主角魏斯所在的國家,如今的真人加初代,可能也就一兩百。
三十多年前的時候,鹽城的實力與全盛時期的晉國相比,也就略勝一籌。所謂的全盛時期,指的是智瑤所在的智氏和韓趙魏三氏團結一致,上下一心,為了幹掉鹽城不惜一切代價的那種。可能這樣的晉國,能和百家八十多年之時的鹽城掰掰腕子,比一比誰是老大哥誰是老二哥。
而如今的鹽城,縱然是韓趙魏加在一起,可能也就鹽城四分之一左右的實力?
三十多年的時間,魏斯確實已經很努力了,魏國也取得了翻天地翻一般的進步,可是鹽城進步更快!
按理說,體量越大,進步就越困難。
如果按照百分比進步,都是百分之十的發展速度,越是大國想要保持百分之十的發展速度就越難。尤其是到了鹽城這種地步,按理說發展速度很難繼續保持當初那麼快。
可是鹽城開掛了,諸葛亮參悟了聖人境界,還合了天機之道,成了天機聖人,還有鹽城提供的無限資源,還有諸多高手一起幫忙梳理過去未來的知識: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一個人的工作效率頂得上十尊宅在家裡的聖人。
“如今的楚國,我記得也就才二百多尊初代,一百多尊真人吧?”姜華忽然問道。
諸葛亮揮了揮鵝毛扇說到:“根據我們收集到的情報,如今的楚國,有二百零八尊純粹的初代,有一百零六尊純粹的先天真人,還有三十六尊真人兼初代。加在一起,是三百五十尊真人、初代。”
“而魏國,明裡暗裡加在一起,是一百九十尊左右。但如果到了必要時,子夏肯定會前往曲阜學宮呼朋喚友。”
對於這種呼朋喚友,鹽城是歡迎的!
三大學宮,既然是學宮,那就不需要太多的野心之輩,好好的治學就是了。
利用這場戰爭,把野心之輩消滅的越乾淨,未來天下一統之後,治理起來也就越安穩、越容易。
“如今,如衛國、鄭國這樣的小國,也都能有四十到八十之間的真人、初代。真人大都來自三大學宮,初代大都來自造化聖人開創的雷劫。”
“而且,這兩千尊聖人,全都是咱們鹽城自己培養出來的,他們大都出生在鹽城、成長在鹽城、成道也在鹽城。”
“以他們為核心,咱們就能駕馭至少四千尊非鹽城出身的初代、真人。”說到這裡,諸葛亮就看向了遠方。
姜華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指的是鹽城的海外浮島。
這三十多年來,海外浮島非常受歡迎。
小封君們把自己家的封地賣給了衛國等諸侯國,衛國等諸侯國,給他們在海外購買了大型浮島,日後逍遙自在,宅在島上當個土皇帝一點問題都沒有。
小諸侯們,如今也都轉型當島主了。
衛國這樣的諸侯國,也都在海外購置了浮島。
就連韓趙魏三氏內部也有一些大貴族,在海外購置了浮島。
此舉魏斯、韓非子、趙無恤是心知肚明,可是卻沒法阻止。如果連這個都阻止的話,會離心離德。
這個時代,規矩就是這樣。
戰爭是戰爭,貴族的交情歸交情。
哪怕兩國正在打仗,可兩國之間的貴族,照樣可以成為好朋友,照樣可以一起吃吃喝喝,沒有君主會因為這個去懲罰底下的貴族,也算是時代特色了。
“很多真人、初代,其實都是坐地虎,對於他們而言,家族比國家更重要。”
“以楚國為例。”說著,一張楚國的地圖就出現在姜華的面前。
諸葛亮揮了揮手,地圖就再次發生變化,一位又一位真人、初代不斷的出現在地圖之上。
“像這尊初代,他的家族在這個郡,擔任太守,他本人在貴族大會之中充當貴族代表。”
“在這個郡內,他們家族就算有時不擔任太守,影響力也比太守還要大。”
“對他而言,家族就比楚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