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所裡已是上午十一點鐘,快到吃中午飯的時候了。江合川吩咐食堂做一桌象樣的菜為欒築接風洗塵。然後找到間象樣的賓館開了間房給他休息。
“欒博士,這裡條件差,設施簡陋,不象你們上海。你就將就著住下吧。下午我叫人送張辦公桌到檔案室,那裡空間夠大,你就和柳綿一起辦公。我安排她當你的助手。”江合川抬手看了看錶:“詳細情況下午再跟你介紹。你先歇會,一個小時後我過來接你吃飯。”
欒築微笑著朝江合川點了點頭,以示感激:“好的。我先去洗個澡,一身汗。”他捏住衣領角抖了抖。
“這位是航天博士,專門從事天體空間關係的研究。對宇宙結構有非常深刻的認識。這位是本所檔案管理員,物理系專科。南大畢業生。對冶金礦業方面的知識有廣泛的涉獵。”餐桌上,江合川介紹完欒築又介紹柳綿:“既然大家都已認識,名字我就不說了。以後你們倆就是工作搭檔。我負責後勤保障,我們的組織名稱就叫迷人谷飛碟考察組。欒築任組長,柳綿任副組長,我是隊員。”
“我們下午就去看看,摸個底。”欒築說。
“好的,我開車送你們去。”
“有班車嗎?”欒築問。
“有趟中巴車,但是由於乘客太少,每天只跑兩趟。頭趟早上八點發車,上午十一點回城;尾趟下午五點發車,晚上八點回城。”江合川答。
“但班車只到盤龍鄉,離竹林村碼頭還有十一公里路。離“迷人谷”最裡端轉折的地方約二十公里。”柳綿接著江合川的介紹後面,補充說:“雖然沿谷公路是石基的沙面路,路面平坦好走。但兩對岸路面寬窄懸殊,東岸可以走汽車,西岸卻連手扶拖拉機都過不了。分界點就在“迷人谷”肘轉彎處。這也是“迷人谷”的一處神奇景觀。”
“所以,汽車走沿谷路只能在分界點調頭,根本進不了竹林村。偶爾有去竹林村的車,也只能停在碼頭邊。”江合川進一步說明。
“這麼說開車雖進不了竹林村,入“迷人谷”倒是很容易的。”欒築結論說。
“嗯。”柳綿點頭。
“會開車嗎?”江合川問。
“我不會,你知道的。”柳綿望著江合川翻起了白眼。
“不是問你。瞎摻和!”江合川笑著說。
欒築接過話:“我會。”
“那好!我們立即出發。”江合川將手上的菸頭按滅在玻璃菸灰缸裡,起身說:“博士,我開進去,你開回來。考察期間,這車就是你的專用坐駕了。”
聽江合川和柳綿對“迷人谷”的介紹,貌似他們對那個地方很瞭解,其實他倆誰也沒去過“迷人谷”。他們對“迷人谷”情況的掌握,完全來源於新聞和報紙。他們不去的原因不是對飛碟不感興趣,而是傳說中的飛蝶雖然神奇,但對科學工作者來說,早已不是個新鮮的話題。當他們聽到有關“迷人谷”出現飛碟的報道時,首先不是驚異,而是懷疑。根本沒有普通市民的興奮和尋常百姓的衝動。雖然他們也知道,作為政府科研機構,負有為群眾釋疑解惑的責任。但以人類當前科技之水平,對自然界許多神秘的現象,畢竟只能論證,不能證實。而究其科學的本質,即是以存疑的態度去掘獲更客觀的事實。上級委派欒築專程來實地調查的意義,或在於此。至於如何更好地完成該項任務,則為“江,欒,柳”初涉“迷人谷”之目的。
“盤龍嶺真美,景色宜人!”江合川說。
“迷人谷真險,鬼斧神功!”欒築說。
“明珠潭真奇,自然天成!”柳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