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接觸過太虛幻境之後意猶未盡,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成了幻境室的常客。
有趣的是,那個不良少年白橈,似乎真的對文禮院的幻境室情有獨鍾,後來幾天,也跟白夜一樣混跡在這群小孩子之間。
白夜並沒有與他搭話。無論是他古怪的行為還是那桀驁不馴的神情,都在顯而易見的告訴白夜這個人背後有一連串麻煩事。
世界很大,每時每刻有多少愛恨情仇起於微末又泯於時間。白橈的故事或許很特殊,但也不至於多特殊。所以白夜沒興趣介入他的故事,事實上大概也沒能力介入。
白橈的強大他在競技場中深有體會,現實中大概能打他一百個…白橈身上的麻煩事,他這種弱渣最好還是敬而遠之。
白橈並沒能這裡呆幾天,很快他就被幻境室的管理老師趕走了。老師覺得他是欺負孩子的不良少年。而白橈這個看起來無法無天的少年,竟然意外的成熟,乖乖認慫,沒有拿那套“武院學生優先使用”的規矩來跟管理老師頂撞。
白夜注意到,他走時的神情,是不屑。像是見多了噁心的東西,於是習以為常,於是不屑一顧。
白夜發現圍繞白橈的整件事很有意思,從白橈想讓易羋屈服於規矩,到白橈屈服於權力。
小的時候學的是道理,長大後大家講的卻是規矩,開始接觸社會又發現人們信奉的是權力。
在白夜看來,規矩源自道德,因此道德為先;權力源自規矩,因此規矩為先。不符合道德的規矩、超出規矩的權力,都是暴力。
當然道德大於規矩,並不意味著規矩就要服從道德。規矩是針對全體的,它要保證的是宏觀的正確性,很多時候顧及不到特殊個例道德上的是非。這時就需要佔據道德的一方自己去爭取個例的正義,這是規矩的自我發展所必須的。
同理規矩與權力的關係也是如此。
白夜就是這麼做的,幫助易羋取得了道德上的勝利。白橈則選擇了放棄,因為厭倦了。
這小小的插曲並沒有影響白夜的生活,這幾天白夜混跡太虛幻境沒有去競技場磨練武道,反而跟祁明他們一起沉迷狩獵場。
狩獵場一種五對五的團隊競技場景。兩種模式,一是以真實身體資料為準的實戰模式,二是自己建立人物的訓練模式。
狩獵場的訓練模式就是這群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也是白夜最近所熱衷的。
狩獵場的場景為一片圓形的林地,兩側均勻分散有八種十六隻固定位置重新整理的異獸。圓形的直徑端點是兩隊的出生復活點。
參與者的初始修為都是零,透過擊殺異獸或者對方人員可以提升自身修為,最高練體圓滿。
異獸開始也很弱,但每次被擊殺都會變強。有些異獸會給擊殺者帶來一定程度的增幅,後期會有團隊增幅。
被擊殺的參與者,會在一定時間後復活,復活時間會隨場景時間變長。
率先使對方人員全部進入復活狀態,即團滅對手的一方獲勝。
訓練模式中,建立人物實際是為人物搭配功法,武術、武技、武決可以自由搭配。
每種功法都代表一個技能樹,場景中隨著修為的提升可以進行加點,或增強某種屬性,或啟用某種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