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們的利益角度來說,陳霜兒所言,不無道理。
“我準備了一份計劃書,你看看。”
陳霜兒說著,將計劃書遞到了江山的手裡。
她的計劃是,讓江山儘可能的,把資產從國內剝離出來。
期限為五年。
時間之所以定這麼長,是因為江山的資產過於龐大。
短時間大量剝離的話,勢必會引起國內的警覺,但長時間緩慢剝離的話,風險係數是很低的。
資產剝離出來之後,大力扶持其他國家的發展,而對於國內的發展,置之不理。
如此一來,其他國家必定得到飛速發展,而國內的發展速度會放緩。
陳霜兒點點頭,“沒錯!”
江山搖搖頭,否決了陳霜兒的提議。
“你的想法很好,可行性也很高!”
這樣的話,他們不僅可以在別的國家擁有根基,國內因為發展需要,也會給他們足夠的優惠。
多方得利!
“你想讓我們成為一個,籠罩全球的資本實體?”
在江山的一通操作下,他將集團的對外發展戰略,與國家發展意志,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
國家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計劃,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翻版的,‘農村包圍城市’。
該計劃的主要目標,是打通各貿易區塊間的連線,以擺脫白頭鷹國的霸權影響,創造一個更加公平,更加平等的貿易環境。
“不過,以後再議吧。”
江山不支援也不反對,更多的,是一個觀望姿態。
……
如此一來,華夏透過外匯投資,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更新基建,擴充物資,自己也能獲得礦產,港口等資源,加強雙邊貿易聯結。
雙方各取所需。
最主要的是,還大大增強了國際影響力。
但計劃中,所關注的重點目標,是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的民眾,想要過上物質更豐富,更便捷的生活。
而華夏,擁有強大的產能,和近乎變態般的基建建造能力,以及海量外匯。
事實上,當華夏提出該計劃後,以白頭鷹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是嘗試過阻止的。
但收效甚微。
原因很簡單,對於其他發展中國家而言,加入華夏的計劃,是能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其實是一個陽謀。
它利用了廣大民眾,都想過上好日子的美好願望,廣泛團結發展中國家。
以擺脫資本帝國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