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厲鬼的老者和那白首老翁對視一眼,心中有些發緊。
這三人來歷非凡,俱都屬於海外修士,出身於通幽宗。
也就是坤雲帝朝口中的“野修”。
“野修”這個詞彙源自坤元太祖。
當年坤元太祖立國組建“元道軍”,以道兵戰陣、種種攻伐器物、以及如臂使指的指揮體系形成戰力,從而征討天下,可謂將修士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修士向來隨性,種種行為說好聽點是“追求長生自在”,反過來講其行又何嘗不是“自由散漫”。
故此從本質上講,修士追求和踐行的往往是個人的超脫,個人的強大。
古往今來,從來不曾出現過以修士組建的軍隊,坤元太祖打破藩籬,建立了道兵作戰體系,將種種殺伐、防護、探查的術法、陣法、器物融為一爐,從而形成了舉世無雙的戰力。
如此壯舉,稱其為神侖界古往今來的第一人都毫不為過。
即便如此,也用了八十多年的時間覆滅百國,踏平天下宗門。
帝朝勢大,幾乎將天下靈山,以及種種修行靈材都納入管轄範圍。
中古時期傳承下來的道統漸漸式微,大量宗門道統破滅,宗門典籍被帝朝納入《道典閣》。
存活下來的宗派無奈之下,只好搬離山門,遠遁四極。
坤元帝朝北方為莽莽荒原,有上百萬裡之遙,氣候嚴寒。
東方為無盡黃沙;南方則是崇山峻嶺萬毒山脈,氣候潮溼,毒蟲滋生。
西方則是無盡沼澤,裡面瘴氣滔天,毒霧瀰漫,尋常生靈難以生存。
唯有東南海域島嶼眾多,雖然深海之中有強大的海妖存在,卻依舊有大量宗門遁入其中,在海外諸島上傳承道統。
只是海外人丁稀少,故而不時有宗門冒險深入天原神洲,在坤元帝朝治下掠奪資質出眾的少年英才。
而這些修士,也成了坤元帝朝口中的野修,其中的蔑視顯而易見。
坤元帝朝所為,實乃修士之劫。
除去這些宗門,也有幾家大宗因底蘊深厚,連帝朝也不敢逼迫過甚,這才名正言順的存活了下來。
只是這些宗門的弟子都要在道宮統一登記造冊。
其中佛門在東方無盡沙漠建有菩提寺,靜靜潛修,偶有僧人行腳天下,也只是宣講佛門教義,勸人諸善奉行,諸惡莫作,慈悲為懷。
西方有三大宗門,分別是清靈宗、天火派、玄黃谷。
這三個宗門各有所長,清靈宗善長陣法,天火派是煉器大宗,而玄黃谷則以煉丹聞名天下。
在南方,則有瘟神宗坐鎮。
當年坤元太祖布武天下,所向披靡,西方三宗跟其多有合作,為坤元帝朝交易了大量的物資。
菩提寺隱世大能眾多,傳聞中更是擁有溝通上界的法門,坤元太祖幾次試探,分析利弊後不得不放棄剿滅對方的念想。
菩提寺也是此界唯一可以溝通上界的宗門。
而諸多宗門當中,唯一讓坤元太祖不敢招惹的是瘟神宗。
這個宗門太過可怕,掌握了無數殺傷力巨大的疫毒,與其作對,根本防不勝防,通常怎麼死掉的都不清楚,最是不懼坤元帝朝這樣以勢壓人的對手。
傳聞中坤元太祖最後跟瘟神宗達成了秘密協議,由瘟神宗鎮守南疆,防範眾多大妖踏出萬毒山脈。
坤元帝朝則給瘟神宗提供諸多修行物資。
通幽宗當年也是聲名赫赫的邪道大宗,號稱“天鬼無間,旱地千里”,宗門最高傳承秘典《太陰天鬼神變經》和《太陰返陽屍傀典》詭異無比,同時也強大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