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那裡空無一物,偏偏長生神光所照之處,一縷肉眼不可勘察的灰色氣體浮現,很快又被長生神光消弭。
那處位置,便是一些佛門秘法中言及的“梵穴輪”所在。
而在道門典籍中,那裡也有個稱謂,名曰“玄牝”。
《道經》有云:“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又有《悟真直指》曰:穀神之動靜,即玄牝之門也。此門位於人身四大不著之處,天地之正中,虛懸一穴,開闔有時,動靜自然,號之曰“玄關一竅”,又號之曰“眾妙之門”。
而衰死咒生效的第一要害便在此處。
神霄宗不是沒有大能覺察其中蹊蹺,但是知曉和解除是兩碼事。
否則巫祭的手段就不會讓眾多修士如此忌憚了。
緊接著又有六道長生神光分別從復遠真一的百會、印堂、咽喉、心臟、肚臍、會陰等處射入。
光芒所及,皆有灰色霧氣散出。
與此同時,復遠真一隻覺從七處位置分別流逝了大量生機,但腹中又有汩汩元氣冒出,瞬間補充著自身活力。
林照的“長生十二神光”敢號稱大神通,自有非凡之能。
十二道神光各有妙用,順則化災解厄,從本源上破除咒法邪術;逆則剝奪生機,斬斷對手大道牽連,從根本上削去對手道行。
而衰死咒作用於人身七處要害,破解過程中會加劇咒術運轉,從而讓中咒者的生機流逝的更加厲害。
且咒術跟中咒者的生機相連,如同蓮藕一般,若是不能一次拔出,反而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最是令修士忌憚和噁心。
今日遇到林照的大神通,神光照徹之處,咒術之力輕易被拔出。
只是也多虧有九返元靈果來補充生機,否則即便為復遠真一解除咒術,其壽元怕也留存不多。
見覆遠真一陷入了深沉的定境,林照心知接下來這位老真一怕是要感悟陰陽五行大道,徐徐轉化體內法力,沒個三五十年是別想出關了。
當下不再打擾,又拿出一個儲物袋放在其身前,這才封閉了洞門,悄然離去。
行走在天空之上,靈峰之間,林照只覺心神清明,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牽連又少了一層。
這些年隨著道行日深,林照漸漸明悟了幾分因果之道。
因果牽連越少,道心就會愈加澄澈,未來道途也要少去很多莫名的阻攔。
好比一借一還才算圓滿,此乃整個洪荒大界的道則,只要是修士,都需遵循,莫能例外。
這些在道經中都有提及,只是經文大義微言,太過深奧,能真正明悟其中道理者寡。
隨後林照來到宗門傳送陣,隨著光華閃過,已然到了南靈別院。
神霄宗,靈棋崖,全域和德訥兩位真仙重開一局,繼續對弈。
“師伯,宗門似乎欠這小子有些多啊。”
全域真仙撫著長鬚皺眉道。
“欠就欠了罷,宗門和弟子,原本就是一體,如同一家人一般,又何分彼此?
有人能力強大,便多出一份力,有人弱小,宗門便多照顧些。
我神霄立宗十萬餘載,便是這般過來的,又如何能分得清楚明白!”
德訥落下一子,雙眸當中明滅不定,似有大道交織,又似神遊天外,其中蘊含的玄奧難以言表。
全域緩緩頷首,當下不再言語,也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境地。
兩位真仙看似在對弈,實在也是在印證道行,算是另外一種方式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