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元境的第一個修行境界是凝元境,所謂凝元者,顧名思義就是凝結真元,壯大真元,純化真元,這就是凝元境修行的核心。
林照有練拳煉氣的優勢,在凝元境修行速度肯定飛快。
但元神期之前的修行境界,核心還是積累。將每個階段的小境界磨練到極致,打破一個又一個的極限,如此根基才能牢固。
林照早有打算,仗著天資過人,從不服用丹藥,修行速度依然飛快,每一步都夯實根基,反覆打磨,煉體煉氣並行,根基之牢固,絕對是修行界最頂尖的。
如此,在正常煉體煉氣,凝練真元的同時,林照正式開始修行“五雷金頁”。
術法本為外道,不能直接提升修行境界,但這恰恰是修行的護道衛己之本,沒有護道之法,怕是容易夭折。
無論多麼強大的天資,都是轉眼成笑談,故術法之道不可不修。
時間匆匆,總顯不夠,這是林照自凡間武道修行後就有的感嘆。
此番進入修行界,正式修仙悟道,更是感覺深刻,時常恨不能分身兩用。
自回到洞府修行,轉眼間又是半年時間過去。
下丹田氣海的真元逐漸變得凝練緻密,林照修行速度飛快。
每日練拳五個多時辰後,就必須要停止,否則難以純化凝練為真元,反而不美。
剩餘時光林照部分用來參悟五雷大法,此時已然將五雷大法修至登堂入室。
自從上次去過了雷火臺,林照就記住了。回來過了幾天後,便央求太虛真人出面,幫忙給執法殿的太玄真人說通,以便自己能時常去雷火臺修煉。
至今林照還記得,自己提出這個要求之後,太虛真人的反應,臉上神情那個豐富多彩。以至其後的太玄真人,執法殿眾修士,都是跟看瘋子一般的眼神望著林照。
半年以來,每月有七八日時光,林照在雷火臺上修行。
整個南靈別院都已知道了林照的大名,知道太虛真人一年多之前,收錄門下的那位弟子,那位看似“風神俊秀,英武照人”的同門,天資有多恐怖,一年培元;同時也領教了這位同門的瘋狂,在眾多同門避之不及的“雷火臺”上,修行的甘之如飴。
此時林照的大名,已經不僅在南靈別院被廣為傳播,甚至在中州的神霄宗總門內,也已被很多人知曉。知道了在南域靈州的南靈別院,有位風姿如天人、資質恐怖、修行瘋狂的同門存在。
“轟”一聲巨響,幾十丈開外的巨石,被空中降下雷霆劈為兩半。
隨即又是“轟”“轟”“轟”連續四道雷霆落下,都有拇指粗細,不偏不移落在已然裂開的石頭上,將之前斷為兩半的巨石劈得更小。
滿意地點點頭,林照對自己在“五雷大法”上的掌控能力感到滿意。
但這遠遠不夠,還需要繼續精進。術法的修行很枯燥,需要感悟,也需要連續不斷的練習。林照恰恰是樂在其中,每一次練習都是心無旁騖,專注無比。
世間之事,本就如此,每一個成功和輝煌的背後,都是不間斷重複和枯燥乏味的付出。
這日林照在洞府內打磨真元,剛剛收功,睜開了雙目,眼中深邃幽深,有若古井。陡然似是心中有感,便放下繼續參悟“五雷大法”的念頭,緩步朝著洞府外行去。
隨著洞府石門開啟,一股刺骨的寒意迎面逼來。
洞府之外的山嶽大地,一片銀裝素裹,厚厚的積雪有一尺多深,洞府邊上的虯龍松枝條被積雪壓得彎曲垂落。
立於懸崖前,仰望天空,但見大雪如席,紛紛攘攘落個不停,時有疾風吹過,攪起雪花飄搖飛蕩。遠眺雲嶺,白茫茫一片,只有崇山峻嶺被冰雪覆蓋的嚴嚴實實,更顯巍峨雄壯。
一道法訣打出,手中頓時出現一支碧綠玉簫。
正是林照前些時日,以一千二百靈石為代價,拜託南靈別院的煉器師志陽以碧水寒玉、天金鋼玉、虎眼黃玉煉就。
上面微刻有三道法陣,正是“小聚靈法陣”、“固煉法陣”、“洪音法陣”。
在碧玉洞簫尾端刻有三個古篆體的小字“御龍簫”,此簫不僅是樂器,更是一件上品法器。
林照煉製此簫,目的僅僅是為了在修煉之餘,調節心境而已。沒想到把自己想法給志陽一說,志陽便興沖沖地讓林照放心,只管準備好靈石,一個月後來取便是。
前行日子拿到手中,卻是修煉忘了吹奏。此刻大雪紛飛,林照心有所感,興之所致,才想到儲物法戒中的御龍簫。
大袖輕拂,頓時崖邊大石上的積雪一掃而空,林照盤膝坐於其上,對座下傳來的冰冷寒意似乎毫無知覺,晶瑩如玉的修長手指按住簫孔,嘴唇對著吹孔緩緩吐氣。
一道飽滿圓潤的簫音劃破風雪,穿透長空,散於荒莽雲嶺大地。初時簫音低沉婉轉,如同萬里大漠之中有明月升起,蒼茫遼闊,寂寞森冷。
漸漸音調轉高,穿雲裂石,似有金戈鐵馬賓士縱橫,來回衝殺,之後又轉向婉轉,似是戰後硝煙飛蕩,又似柔腸千轉,兒女情長。
曲調返轉重疊,最後卻層層拔高,似是鯤鵬衝擊天宇,破開一層又一層的雲層。
最後拔至巔峰,頓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空靈油然而起,似是仙人遺世獨立,顧道長生。簫音陣陣,紅塵俗世盡如流水而去,只有中央磐石巍然不動。
正是:紅塵權勢如煙雲,一心修道向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