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和甲的身形消失在山間,林照霍然轉身,向自己的洞府行去。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行動才是第一位的,林照兩世為人,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坐在洞中蒲團之上,雙盤趺坐,放空心神,片刻後腦海之中空靈一片,再無雜念,《神雷內天罡總訣》自腦海裡緩緩浮現。
《神雷內天罡總訣》是直指大道的修行功法,為神霄宗開派祖師傳下。
在神霄宗內,除去掌教才能參悟的《神雷玉書》,這就是最頂級的修行功法,也是神霄宗功法體系的柱石。
神清心靈之間,林照默唸《神雷內天罡總訣》:“兩眼對兩眼,看教十分端,忽然一聲響,精氣上泥丸。復運丹田養,如蜜甘且香。若人能會得,立地返仙鄉。”
即左眼中存思日象,右眼中存思月象,令雙目日月之光交合於泥丸,守之不移,精炁自動於下丹田,循督脈上升於腦,此所謂“挪姿日月歸金闕,三炁交時寶滿田”。
《神雷內天罡總訣》講究“行先天大道之法,遣自己元神之將”,認為修行之道在乎人心,清靜則存,穢濁則亡。
故精住則氣住,氣住則神住。三者既住,則道法備。散而為風雲,聚而有雷霆。凡欲行持,先服先天祖氣,萬千法門,皆始於此。
又講究“學者無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夫五行根於陰陽二氣,二氣分而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氣,運五行之氣為五雷,則雷法乃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以氣合氣,以神合神,如響斯答”“會此之道,參此之理,則二氣不在二氣,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為風,運而為雷,噓而為雲,呵而為雨,千變萬化,千態萬狀,種種皆心內俱之”,此修行法訣被稱為“神雷內天罡總訣”,蓋因於此。
這也是雷法修行的無上秘訣,神霄宗修士以雷法著稱的根本緣由。
三日時間在默默唸誦法訣,領悟法理中渡過,林照漸漸明瞭《神雷內天罡總訣》的修行要旨,又產生很多疑問。林照暫且不做理會,繼續開始參悟《五雷金頁》。
《五雷金頁》以名震修仙界的“五雷大法”為本,核心術法就是“五雷大法”。
“五雷大法”核心秘要為“天干成像,雷分陰陽;五行化生,煌煌著世”,故又分“五陽雷”和“五陰雷”,皆屬超階術法。
“五陽雷”分別為“甲木神雷”、“丙火神雷”、“戊土神雷”、“庚金神雷”、“壬水神雷”。
“五陰雷”為“乙木神雷”、“丁火神雷”、“己土神雷”、“辛金神雷”、“癸水神雷”。
《五雷金頁》除去“五雷大法”外,也有記載其它一些雷法,如超階術法“煉魔雷網”、高階術法“雷遁術”等等。更是包含了諸多雷道法理的論述,實乃神霄宗立派的根基。
神霄宗雷法以為,先天元氣為造化之根本,亦為雷霆產生之源泉。
正所謂“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一氣產生陰陽,陰陽運化使萬物肇始、天地具像。陰陽乃是四象和五行生剋致用的根本。
陰陽之氣為雷霆,生育萬物,為天地之樞機。陰陽激剝,順而為雷,逆而為霆。陰陽二氣,內外輾轉,交相攻激,迅發而為霆也。氣聚神會,主生殺之機。
《五雷金頁》記載的“五雷大法”以元氣為本、陰陽為用。
陰陽化五行,對應人體五臟。肝膽為木行,心為火行,肺為金行,腸胃為土行,腎為水行。在凝神入靜中,存思真意,感悟天時變化對身體內部的影響,天人交感,自有種種雷法真形湧現。
又是九日時間過去,林照感覺飢餓就吞服“辟穀丹”,身心沉醉於大道妙法之中。
這日洞府石門大開,林照緩緩自洞府中出來,在崖邊一塊大石上坐下,看著遠方雲嶺蒼茫,感覺恍如隔世一般。
一轉眼就是半個月時間過去,時刻沉浸於大道妙法,此時已經將兩門秘典完全吃透,也積攢了很多問題。
起身打了幾遍“江海無量拳”,頓時察覺身軀微微有些僵,比不上之前那樣控制氣血如意隨心。暗自感嘆果然一日比練手生。
搖晃了一下腦袋,林照慢悠悠向著師父的洞府行去。
邊走邊思忖,沒有御空之能,去個地方都不方便,在大武國的時候感覺不到,來到這南靈別院後,懸崖峭壁,飛峰突石比比皆是。要去同門洞府拜訪一下,時間都花在路上,甚是鬱悶!
半個時辰後,林照來到太虛真人洞府前,還未激發法陣傳訊,就見到師父的洞府石門緩緩開啟,顯然是知道了林照的到來。
先唱了個肥諾給師父見禮,隨即聽到太虛真人話語問道:“徒兒,你此刻來師父洞府,可是在修行上有什麼問題?”
“師尊真是神機妙算,弟子正是在《神雷內天罡總訣》和《五雷金頁》上有許多不解之處,特來向師尊請教!”林照笑嘻嘻的拍了一記馬匹。
“你這小子,有何問題只管說來。”太虛真人依舊坐在蒲團之上,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林照先坐於下首蒲團上,然後才將心中的問題一一道來。
師徒二人問答之間,又是一日過去。這些時日積累的問題,被一一解惑,同時太虛真人又把這兩部秘典講解了一遍。林照頓時感覺自己的認知提升了一層。
待林照告辭離去,太虛真人突然感嘆一聲。思忖自己要是有徒兒這般通達智慧,估計自己早已成就元神之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林照恐怖的天資連真人都為之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