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師傅傳你三件寶
……………………………………
幾天之後,馬均又興沖沖地來喊劉漢少。
這一次是在老村長劉大根家的地頭,那裡原本有一口井,現在並排不遠處又多添了一口。兩口井中間架著一個蹺蹺板,兩端連著水泵的推杆。這倆水泵的個頭也大,就跟倆大鐵桶似的,一起一落,交替出水。這可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此起彼伏,等於比手壓式多做了一倍的工,大鐵桶更是成倍地增加了吸水量,而蹺蹺板上坐人,等於利用人體自身重量起壓,比手壓式更省力。
已經有大膽強勢的小娃搶上去玩開了,這頭坐倆大的,那頭坐仨小的,翹起翹落,不亦樂乎。兩個水泵的出水口修有小渠,匯聚到一個石砌的大水槽中,水槽留口,可以直接注水入渠,灌溉農田。
也許,很多很多年以後,再描繪漢朝田園風光,就得在地頭畫上倆老頭,壓著蹺蹺板,此起彼落間彷彿還有畫外音。
“他張大伯,兒媳婦生了嗎?”
“生了,生了!”
“生了個啥?”
“一對雙生小子。”
“哎喲,那可是大喜呀!”
“喜啥呀,娶媳婦花錢多……”
這應該叫啥?腚壓式?臀壓式?
對於自己鼓搗出來的黑科技,劉漢少還是頗為自得的,就在幻想即將衝破天靈蓋之時,馬均又一臉愁容地走了過來。
“師傅,水泵雖好,但是用金太多,恐怕百姓們難以承受啊。”
“用金?用什麼金?”
“就是水泵的鐵外殼太貴,我想……用木桶試試。”
中山大商張世平與蘇雙,贊助大耳朵劉備備拉隊伍的時候,送了五十匹馬,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什麼概念?單是小紅臉那把青龍偃月刀就重八十二斤……
最主要的還不是漢朝冶鐵能力以及鐵製農具的製造問題,而是世道,百姓們餓的要人吃人,沒地可種,農具要來幹啥?有個詞叫“鑄劍為犁”,可現在是“鑄犁為劍”的時代。也就是劉漢少不計得失,不懂貴賤,安置工匠農家的時候,分發的都是鐵製農具,尋常農家,勉強還有點地種的,也不見得能用的起,更別提這麼大一個鐵殼水泵了。
從木質機械到鋼鐵機械是質的飛躍,可是受限制的絕不僅僅是技術。劉漢少有些無奈,還是做出欣喜的樣子,鼓勵著馬均,也像是鼓勵著自己。
“好哇,木頭能做水桶,不漏水,也一定能做水泵外殼。不見的非得圓形,刻兩個方槽扣在一起,介面越少,密封越好。另外還可以燒成陶瓷的,不需要白瓷,黑陶的就成,只要壁厚敦實,那玩意一窯燒幾十上百個的,不是問題。”
馬均的臉上終於擠出一絲笑容,卻還是禁不住憂慮說:“吸水量還是少,天下有多少田要澆啊……師傅,我想下山遊歷。”
這才學的哪到哪呀,就想撇開師傅單飛啦?
劉漢少神情怪異地望著馬均,對於他這個突兀地想法真有點接受不了。馬均的神情也很怪異,忽而不捨,忽而憂慮,忽而忐忑,忽而堅定。能跟著劉漢少混,對於馬均來說,已經是抱住了大腿,可是現在他卻想下山,因為他想把水泵推廣出去,澆灌更多的田地,惠及更多的百姓。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宏大目標,能夠予人點滴,便去做到點滴,這或許是個不會舞刀弄槍的大俠,而劉漢少從來不認為自己可以做大俠。
這一刻,劉漢少似乎讀懂了馬均的心思,也由衷地敬佩,但是,他可不能放馬均離開。不是害怕馬均被別人拐跑了,而是現在他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天下馬上就要大亂了,萬一他在戰亂中發生意外,對於整個大漢都將是一個重大損失。
“均兒,這件事你不用管了,我來辦。師傅還要告訴你,救國救民,從來都不是哪一個人能獨自做到的事,只有人盡其才,同心戮力,方可眾志成城!”
北邙山裡沒有磚窯瓷窯,能夠架幾個鐵爐,敲敲打打,已經動靜很大了。把水泵獻給朝廷?劉漢少可不想出這個風頭,他現在巴不得別人都忘記他的存在,能夠讓他多自在兩天。
於是乎,洛陽城外,一個快混不下去的小磚窯被某位神秘客商收購,專門燒製一種像是水缸卻邊底兩頭透氣的玩意。劉漢少又幹了賠本亂吆喝的事,以極低的價格出售,並且傳授使用之法。可惜時間緊迫,從製造到推廣,再讓百姓接受,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所以當年大旱之前用上水泵,能夠受惠者,寥寥無幾。
這算是劉漢少食言嗎?就算把馬均放下山,也絕不會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