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並不著急進攻,而是在等,等東伯侯的雪國軍隊彈盡糧絕,再行進攻。
畢竟現在只要守住葫蘆口,就能困死東伯侯。
近距離交戰,此時是山地,索躂輕騎跟步卒相比,並不佔優勢,守株待兔,以逸待勞,是最佳的選擇。
在此期間,東伯侯試圖衝破重圍,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葫蘆口太小,他的部隊施展不開,完全沒辦法發揮人數的優勢,更何況,秦國軍最強悍的九黎盾兵,宛如城牆,堅不可摧,立在那裡,就像一堵高牆,任憑你有千軍萬馬,也休想踏過去一步。
幾番衝鋒,讓東伯侯徹底絕望,只得飛鴿傳書給張超,想讓他在背後給韓信點壓力,以便雪國軍隊能夠殺出重圍。
接到東伯侯的求援後,張超終於能名正言順地選擇撤離了。
十五萬大軍當即收拾行囊,準備離開陽坡,按照張超的戰術,只要他們長途奔襲一日就能繞到韓信軍隊的後面,腹背受敵,就能徹底剿滅秦國軍。
設想很美好,但沒辦法實施,在張超的正面,還有諸葛亮的十萬兗州軍,他是絕對不可能給張超機會離開的。
所以,張超選擇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悄悄整頓士卒,打算趁著夜幕離開,看似天衣無縫,但這一切都在暗哨的窺探之下,諸葛亮當即採取措施。
當夜,東風簌簌,席捲陽坡,龍羌箭陣在山腳佈下來,將火箭射向山頂,燃燒西涼鐵騎的帳篷,原本只是小火,但是因為碰到火藥,瞬間燃燒,熊熊火焰燒穿山峰。
風勢助力,從山腳開始向頂峰蔓延。
西涼鐵騎想撤,但為時已晚,外面箭陣的弩箭密集如雨,根本無法衝出重圍,所以只能被迫往山頂撤,但火勢正在往那裡燒。
而且頭頂龍羌箭陣不聽地掃射而過,尖峰所過之地,無處可逃。
最後榴彈炮營收尾,將頂峰轟了一遍,張超當場被炮彈擊落懸崖,摔得渾身碎骨。
其餘計程車卒都亂做一團,要麼跳崖,要麼被火燒死。
十五萬西涼鐵騎,煙消雲散,山頂始終瀰漫著烤肉的味道。
諸葛亮凱旋後,並未立即返回甬關,在短暫修整後,即刻趕往秦嶺鎮。
韓信雖然圍住了缺口,但是沒有遠端火力的支援,他是不可能將東伯侯一口吞掉的,所以只能圍而不攻,等候諸葛亮將西涼鐵騎滅掉,在聯合,藉助火炮和箭陣的威力,將雪國軍隊全部消滅掉。
龍羌箭陣和榴彈炮營,在營地外很快架設起陣地,只要諸葛亮和韓信一聲令下,秦嶺鎮將會變成一片血池,下場可能會比張超還要慘。
為了穩妥起見,諸葛亮讓土跋族在地底埋上火藥和硝石,以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