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會的,英特爾基本都會。
英特爾會的,ARM卻做不到都會,最起碼有些會了也不及格。
當然,它在移動處理器這一塊確實領先Intel和MIPS。
可要保持優勢,它就必須付出巨大的人力財力去搞研發,這個投入力度一點也不低於光刻機和晶圓廠。
而且,回報率也不高。
一旦貓廠收購了ARM,小果子甚至更好去卡貓廠的脖子。
畢竟,ARM那微乎其微的收益,全都是靠授權來的,一旦全球範圍內,半導體企業拒絕ARM的處理器架構,那它就真的涼涼了。
必然會成為一個只進不出的吞金巨獸。
軟銀財力雄厚,依舊沒有久持ARM的打算。
本來是有意賣給英特爾的,可全球範圍內的半導體企業都不同意。
一家獨大的結果,就是今後大家都要看英特爾的臉色吃飯。
那麼,為ARM尋找其他的買主就成了軟銀頭疼的事情。
2010年6月,蘋果表示有意以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RM,但遭到拒絕。ARM公司CEO稱“ARM公司作為獨立公司更具價值”。
打臉來的非常快。
軟銀集團於2016年耗費320億美元的巨資收購ARM公司。
不過軟銀收購ARM後,情況並不樂觀。因為即使將ARM收入麾下,但是其物聯網帝國的設想也一直沒有大的起色。
太特麼花錢了!
出售ARM是軟銀在業績低迷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防禦措施,可以看作是在現金流窘境下的無奈之舉。
正因為如此,不管是三星還是蘋果,都不想溢價太多吃下來。
四百億美元,這是英特爾的報價。
賣給英特爾阻力重重,四百億美元也不是現金支付——英特爾哪來這麼多現金。
就算有,今天拿出來,明天英特爾就得資金斷裂。
反正就是各種折騰。
鬼知道還能剩下來多少錢。
而蘋果三星,都不太願意出價超過三百億美元。
老子三百二十億買的,憑什麼三百賣給你們。
現在,能夠造光刻機的貓廠成了一個新的選擇。
只不過,這玩意不好賣。
賣給小果子,華夏會反對;賣給華夏,小果子得發瘋。
軟銀現在是老後悔了。
好在,華夏這邊的熱鬧,讓軟銀的孫爭益終於看到了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