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部對物流這一塊有什麼計劃?”王闊問道。
喵爪快遞是他的地盤。
喵爪快遞不同於三通一達那些,它的市場份額始終不算太大,因為它僅僅服務於貓廠自家的產業。
不是王闊不想擴大規模,而是賠不起。
透過現象看本質,快遞不送貨上門的背後,不是簡單的服務態度問題,而是經濟問題。
為了增加業務量,快遞公司紛紛打起了價格戰。
電商平臺幾塊錢的商品還包郵,快遞公司單件快遞賺取的利潤可想而知。
這樣的情況反映到快遞小哥就是錢變少了,活卻變多了。
據統計,2017年半數以上的快遞員月收入不超過5000元,月入過萬的快遞員只有1.3%。
快遞公司為了擴大公司營收,只能不斷增加業務量,但是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快遞員的服務質量下滑是必然結果。
快遞公司用“薄利多送”賺取更多利潤,快遞員只能用“降低質量”來養家餬口。
所以如今的局面完全是快遞公司咎由自取,為了搶佔市場不惜打價格戰,造成的影響卻讓快遞小哥和使用者共同承擔。
“物價都在逐年上漲,只有快遞在降價,快遞公司也是沒辦法。”王闊說了句公道話。
“這正好說明,現有的物流執行模式過時了,必須做出改變。”
裴潛龍認為,現有的物流體系雖然已經非常發達了,但還遠遠談不上效率。
半智慧化和便民化才是貓廠打破現有體系的關鍵。
半智慧化涉及到自動裝卸、自動分類、自動運輸、自動投遞。
當然,既然是半智慧化,就不能盲目的依賴智慧。
一點也不智慧不好,完全的依賴智慧也不好,畢竟智慧也沒智慧到電影裡那種機器人可以造反的地步。
半智慧化和規模化同步進行,能夠降低成本。
也能夠幫助快遞員更快更好的完成業務。
想象一下,智慧化機械臂按照系統的要求進行操作,快速的將快遞員這個時段要送的選出打包裝車。
快遞員開車就走。
路線也是系統給規劃好的。
系統會提前給客戶再一次確認時間,快遞員開車送到地方給送上門。
有些客戶要求放快遞櫃的,再給放櫃子裡。
節省的成本,可以提高快遞員的分成比例。
不需要送那麼多件,也可以賺到同樣甚至更多的錢。
“但是,真到那個地步的話,快遞員要不要都無所謂了,咱們現有的機器人不就在酒店裡當服務生了嗎,又是一批人失業啊。”王闊嘆息。
他並不會因為快遞員失業就否定這種進步。
更準確更及時,還能按照約定時間給送快遞上門,說不定還能提供其他服務,毫無疑問會比現在更好。
“很久之前,沒有騎手,也沒有快遞員,大家也都能生活下去。”裴潛龍對這個也一直都有思考,當下毫不停頓的說道:“科技發展必然會逐漸淘汰掉崗位附加值比較低的工作崗位,但它還會促進職場人的崗位升級,並且創造出大量新的就業崗位。”
“這個過程,必然是疼痛的。”王闊向裴潛龍舉起了酒杯。
裴潛龍和他碰了一下,說道:“所以,咱們林總打算給物流行業做出表率。”
“資本少賺一點,就夠大家活命的了。”林冬大為贊同。
他大概只有這個時候,才堅持認為自己是需要被瘦身的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