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研究實在用不到那麼多錢,乾脆就只要是技術他們就研究研究。
只要是個人,就給安排點研究的活。
比如,從鍋外回來一個技術大牛,公司裡並沒有這項業務,長遠的規劃中也不存在類似的方向。
怎麼辦呢。
對不起,我們這裡沒有適合您的研究崗位?
不存在的。
沒有適合的崗位,給他弄個適合的崗位不就得了。
如果一兩個人沒有辦法研究,必須團隊才有可操作性,這個也比較的簡單。
這個大牛可以邀請他鍋外的那些朋友啊。
公司也會幫忙招人。
這樣一個技術專案團隊就打造成型了。
技術研究所的擴張之路就是這麼來的,不然的話,現在都還在研究晶片呢。
現在分開了。
梁任重和孫默予倆老頭也沒有執手相看淚眼。
分開了也並不代表不合作。
實際上,晶片根本就離不開技術研究所,所有晶片技術的孵化和延伸,都是在技術研究所進行的。
大家說貓廠的晶片多厲害。
還不如說技術研究所很厲害呢。
“此外,專利授權要區別對待,特別核心的東西,禁止對外授權,尤其是對鍋外授權,不要為了錢啥都不顧。”
林冬義正言辭。
立場是槓槓的,完全無可挑剔。
“好的。”梁任重苦笑。
老闆真的多慮了。
他和孫默予都有一些官方的背景,雖然不需要寫紙面的報告,但一年到頭,也總有那麼幾次要去喝點茶。
被問最多的事情。
一個是技術研發的進度——早期還懷疑一下真假,現在自然是一點都不懷疑了。
二個就是貓廠的一些立場問題。
最擔心的就是林冬想要打造一個國際的克萊斯特——能不懷疑嗎,貓廠的真實名字就叫克萊斯特文化傳媒。
後來改成文化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