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米國阻撓等種種原因,紫光可能還會以230億美元將美光科技收入囊中,加之傳聞稱其還曾有意併購中芯國際、聯發科和入股臺積電等。
紫光集團在晶片產業得以“餓虎”和“土豪”之稱,同時在不同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晶片產業欲求高速發展,甚至趕超的一種模式——併購。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瘋狂的併購模式真的可以提升華夏晶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的主要模式嗎?
業內對於紫光在晶片產業的瘋狂併購戰略持有異議的大有人在。
裴潛龍始終認為,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
在米國和它全世界盟友的封鎖下,你能買到的,都是些邊角料和過時貨,落後三五代都有可能。
買回來只有分析和研究的命。
所以,當林冬說有技術的時候,他的腦子裡就只剩下技術了。
其他的,一概不管。
類似裴潛龍這樣僅僅是稍微瞭解一下晶片行業的人,都知道這裡面蘊藏了多麼大的商機。
而林冬,並不瞭解這些,他只是很隨意的回答道:“算是核心技術吧,不核心的也有,就是圍繞28nm展開的,有一整套,涉及方方面面,要不咱們現在就開始招人吧。”
“林總您放心,這個我會盡快……”裴潛龍覺得自己的天縱之才,終於要有用武之地了。
“聽說咱們的遊戲賺了很多錢?”林冬很快就轉移了話題,他的心思已經在思考怎麼把錢都砸到這個專案上了。
克萊斯特的遊戲賺錢,只要是個人都知道。
林冬雖然最近一直在忙,可他只是有點傻,他也不瞎啊。
“林總,咱還是繼續說說技術吧,技術這個很關鍵,您說的涉及方方面面是幾個意思啊。”裴潛龍心癢難耐。
他覺得這個至少可以說三天三夜。
“回頭拿給你你就知道了,方方面面的意思就是你不需要藉助任何外來技術,咱們可以量產28nm製程的晶片。”隔行如隔山,林冬並不知道一塊晶片涉及到多少工序,設計到多少技術專利。
“既然這樣,那咱們建個晶圓廠吧。”裴潛龍突然有了一個瘋狂的主意。
“晶圓廠?要多少錢啊?”聽起來有點耳熟,但他完全不知道這是個什麼玩意,他畢竟只是一個文藝生,來這邊也才五年時間。
“我其實瞭解的也不多,我估計一座12英寸晶圓廠需耗資30億~40億美元,如果完善整個生態鏈的話,沒有一百億美金估計拿不下來,咱們可以分做幾期進行。”裴潛龍看著林冬,不知道他老闆有沒有這麼大魄力。
“嘶嘶嘶~”林老闆差點抽過去。
蓋個工廠而已,居然需要這麼多錢,太誇張了吧。
他以為IC製造行業所謂的高投入,建個廠頂多也就十億華夏幣頂天了。
實際上,十億華夏幣這個門檻就足以攔截百分之八九十的晶片公司了,畢竟他們很多一年的投入也就幾千萬而已。
建個廠子就需要30~40億,還是美金。
這就是兩百億啊。
如果想要完善整個生態鏈,就需要一百億美金。
沒想到還有這樣的驚喜。
林冬激動的有點哆嗦,不過他還算理智,當下有點為難的說道:“咱們現在拿不出來這麼多錢怎麼辦,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