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和推拿一樣被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賞識。
但是它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推拿題材的沉重是浮於表面的,描述的是一群特殊群體。
《窮途》則是讓大部分“窮人”感同身受。
而它黑色幽默的表現形式,更符合主流的商業電影市場。
首日票房就破了四千萬,前三天就累積到了1.5億。
等到電影拿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金獅獎,更是產生了一個小爆發,到目前為止上映20天,票房已經累積到了6.7億。
妥妥的超越《新路》的6.5億。
隨著“熱心網友”的不斷深度分析,票房後勁很足,喵爪網給的預估票房是8億。
這部電影是公司製作發行的,王闊做了好幾次網路營銷活動,票房大爆和他也有一定的關係。
心累啊。
這也是林冬想要搞音樂的原因。
不能再任由這些傢伙們瞎折騰了,不然的話,等他賺夠金加隆,他孫子都可能會騎著掃帚滿天飛了。
林冬進來的時候,正好上菜。
掐著時間點來的。
“來,以茶代酒,恭喜七喜哥電影大賣了。”
該說的場面話林冬還是要說的。
畢竟杜啟喜為了這部電影也算是付出良多,電影兩地拍攝來回跑,為了能拍出他理想的效果,報答林冬的知遇之恩,嘔心瀝血不是開玩笑的。
“謝謝大家,謝謝大家!”杜啟喜咧著嘴,笑的非常開心。
“來,再喝一杯,祝願七喜哥早點找到女朋友!”林冬補充了一句。
杜啟喜頓時就笑不下去了。
麻蛋,完全沒辦法聊天。
“地方買好了,這一塊,這一塊,這一塊。”田大壯做了一個建議的PPT,在食堂會議室的牆上放出來,這樣就一目瞭然了。
完美的彌補了他嘴笨的缺陷。
林冬仔細的看了看田大壯買的這三塊地方。
第一個在四環附近的老商業廣場,買了一個五樓加六樓的地方,由於這裡原本的公司全都遷走了,倒也不算太貴。
第二個是舊廠房。
第三個是學校附近。
都算不上特別好的商業區,更沒有一個是低階繁華地段。
完全符合林冬的要求。
田大壯這人不管有沒有能力,他有兩條比較實在。
第一就是林冬說的都對。
第二就是他搞不明白就會去找專業的人請教。
林冬為什麼不選最繁華的地段呢?
他必須要搞清楚這一點才能著手接下來的工作。
他花錢聘請了一個商業分析團隊,用來理解林總的戰略意圖,並且制定院線的總體戰略規劃。
最後分析的結果,是林冬已經預感到了未來單純的院線將會是高成本、低產出,並且在任何不可抗拒的風險面前都毫無招架之力的脆弱經營模式。
所以,要買而不是租。
所以,不選高成本的繁華地段。
所以,要把影院和其他的東西結合起來,互相促進。
田大壯今晚帶來的僅僅只是整個院線戰略的皮毛,可惜他拙於言辭,而他這個半吊子文盲做出來的PPT也慘不忍睹,讓人根本沒有看下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