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當然是找茬。
你特麼害我賺了一點三億啊。
我就是想懟你。
我不僅想懟你,我還想揍你呢。
其他人哈哈大笑。
大家也不覺得他是真的在意這個。
只覺得他為人直爽,和徐朗關係好,所以才開這樣的玩笑。
雖然沒有喝酒,但是這樣聊著聊著也能熱乎起來。
不同於其他三個人對這部電影的不確定,林冬早就知道這部電影會有多少票房。
因此他就建議王順溜和周勃把自己的片酬反投到電影上,作為資方的一員也參與到票房的分成中。
王順溜的片酬是200萬,周勃的片酬是300萬。
周勃絲毫沒有猶豫,直接就點頭同意了。
實際上他也確實沒有想著立刻就拿到片酬。
他知道徐朗缺錢。
早給晚給都無所謂。
本來就是看在朋友情分上幫忙。
王順溜就有點猶豫。
他拿片酬,並不代表他和徐朗的關係不好。
畢竟片酬也是製作成本的一部分,出錢的是投資人,跟徐朗沒有關係。
他也不急著拿這200萬,但是卻對這部續作心存疑慮。
萬一賠了,他可是連200萬都沒了。
這三個人都有一個當導演的夢。
尤其是今年拍了樹先生之後,王順溜更加堅定了自己當導演拍片子的決心。
但是演員成為導演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最關鍵的就是把第一部戲拍出來。
讓資本方看到你有當導演的天賦,有賺錢的能力,能幫他們賺到錢。
而這第一部戲,很多新導演是自己掏腰包拍的。
“嗯,這個隨便你。”
林冬並不怎麼在意。
王順溜怎麼選擇是他自己的事。
只是當他發現自己主演的電影票房接近13億,而他卻只能拿兩百萬片酬的時候,心裡再怎麼落差都得自認倒黴。
“冬子,你覺得這片子能有多少票房。”
王順溜覺得徐朗是個大忽悠。
說什麼咱們只要拼一把,電影往高品質的方向拍,說不定就有三億票房。
三億?
你也真敢想,咱們倆演的那個前作票房都沒四千萬呢。
“估計應該能超過十個億吧。”
林冬突然感覺嘴裡的紅燒肉有點苦——其實心裡更苦。
“十個億?”周勃率先笑了起來,這哥們可是真敢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