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時朝來人看去,只見袁紹大步朝這邊走來,眨眼的工夫便已來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面前。
袁紹抬手朝帳內一請:“玄德,裡面說話。”
劉備卻是沒有挪動腳步,他臉色一肅,朝袁紹深深一躬:“備願投靠盟主,唯盟主馬首是瞻。”
關羽、張飛二人沒想到劉備做得如此徹底,直接向袁紹施瞭如此一個大禮,二人稍微一愣怔,也朝袁紹一躬:“拜見盟主。”
“哈哈……”袁紹哈哈大笑,朗聲道:“好說。來,裡面請。”
近日諸事不順,袁紹也是焦頭爛額的,整天沒個好心情,現在卻見劉備來投,頓時心情大好。袁紹喜好排面,不管你有多大本事,只要是來投靠的,袁紹照單全收,來者不拒。袁紹以為,來投奔的人多了,才能更好地彰顯他袁紹的威名,還有就是,人多了,就不怕沒有一個有真本事的。
劉備投奔,讓袁紹心情大好,全然忘卻了戰敗之苦惱。
劉備朝袁紹拱了拱手,很是恭敬地抬手一請:“盟主先請。”
“哈哈……”袁紹哈哈一笑,大步走進了大帳,來到中間的案几旁,大馬金刀地坐在案几旁,抬手示意,“玄備,坐下說話。”
“多謝盟主。”劉備拱手一禮,緩緩地坐了下來。關羽、張飛二人還如往日一樣,默默地來到劉備身後站定,一副近身侍衛的模樣。
袁紹有些不解地看向劉備,抬手指了一下關羽、張飛二人說道:“玄備,這二位……”
劉備雖然跟隨公孫瓚多次出入袁紹的中軍大帳,可袁紹並沒有在意劉備身邊的關羽、張飛二人,他只知道公孫瓚會盟之後得了三個猛士,其中一個叫劉備,卻不識劉備身後的關羽、張飛。
“回盟主的話。”劉備趕緊起身朝袁紹一拱手,回身看了看身後的關羽、張飛,說道,“這是備之二弟、三弟。”
“哦,既是兄弟,那就一起坐吧,怎麼……”
袁紹點了點頭,看著關羽、張飛二人說道。
袁紹話還未說完,只聽張飛甕聲甕氣地說道:“大哥在此,某不會坐。”
關羽沒有說話,顯然一副認同張飛之語的樣子。
“這是為何啊?玄德。”
劉備心裡頗為得意,卻是一聲輕嘆,把因由解釋了一遍。
袁紹聽完不住地點頭,說道:“有如此兄弟,玄德好福氣啊。”
“盟主過獎了。”
劉備朝袁紹一拱手,坐下說道,“備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玄備有話就說。”
袁紹認真地說道。
“備以為,堂堂十八路諸侯討伐劉戰不能就這麼收場,還需好生謀劃一番才是。”
“這事兒啊。今日帳中各諸侯的表現,玄備汝也看到了。眾人紛紛懼戰,這仗還能打嗎?”
袁紹眉頭一皺,有些不解地看著劉備,等著劉備繼續說下去。
“呵呵……只此一敗,劉戰僥倖勝之而已。盟主只需再次召集各路諸侯,備自會向各路諸侯陳明利害。”
劉備淡然一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
對於劉備來說,劉戰必須要除掉,一來是因為劉戰似乎相當瞭解劉備的心思,這對劉備來說,如芒在背;二來是因為劉備在劉戰那裡受了不少窩囊氣,不除之不足以洩劉備心頭之恨。當初,劉備忍辱投奔劉戰,主要是為了他的‘借雞下蛋’之謀劃,十八路諸侯討伐劉戰之後,劉備立馬反出潁川,投奔了公孫瓚。劉備覺得天下十八路諸侯豪傑共討劉戰,劉戰必然會失敗,可是,讓劉備沒想到的是,劉戰卻是先勝了一仗,打得各路諸侯懼怕如斯。
“哦?玄備有何良言?”袁紹目光一閃,有些期待起來。
“敢問盟主,劉戰之根本在哪?”
劉備悠然一笑,反問袁紹一句。
“嗯……自然是在潁川。”
“據備所知,劉戰之精銳全在洛陽,潁川只有萬餘人把守……”
“玄德,汝是說……”袁紹眼前一亮,有些急切起來。問誰人最想打敗劉戰,恐怕除了劉備,就數袁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