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公孫瓚此時的心情。
曹操見二人不聽,急得在原地團團轉,突然,他福至心靈地喊了一句:“住手!劉戰人馬殺到了!”
聽得此言,三人即刻分開,同時瞪著眼睛,異口同聲問道:
“在哪?”
曹操眼珠一轉,微微一笑,說道:“呵呵……韓馥營地遇襲,定是劉戰人馬所為,三位不要再打了。”
公孫瓚聽了曹操的話,眼前一亮,說道:“嗯……某看也只有這種可能了。某離韓馥營地最近,收到斥候傳訊便第一時間趕了過來,可是,等某趕到時,韓馥營地已經是眼前這番模樣了。”
孫堅、劉岱二人眉頭一皺,看著公孫瓚欲言又止。
曹操一聽這話,立即就知道錯怪了公孫瓚,當即朝公孫瓚拱手一禮:“吾等不分青紅皂白,錯怪了伯圭,還請伯圭見諒。”
公孫瓚嘴角抽搐了幾下,冷聲道:“哼,錯怪不錯怪的,已經打殺了一陣了。”說完看了一眼身後已經停手戒備的白馬義從,“爾等無端問罪,某的白馬義從折損了不少,這賬怎麼算?”
“這……”
曹操尷尬一笑,正欲勸解,卻聽孫堅大吼一聲:“好你個公孫伯圭,汝不見某的人馬比死傷得更多嗎?”
劉岱沒有說話,只是瞪著公孫瓚,暗自氣憤:他孃的!怎麼白馬義從這麼生猛?某與孫堅兩方人馬圍攻,卻沒有討到半分便宜。
“哈哈……”公孫瓚仰面大笑,“真是厚顏無恥!汝等上來便殺,還不許某還手嗎?況且,汝等打不過某之白馬義從,怪某嘍!”
“你!”孫堅被噎得無話可說,冷哼一聲,不再多言。孫堅這會兒回過味來了:是啊,這他孃的不怪人家公孫瓚,咱們上來喊打喊殺的,還不讓人家還手了嗎?可是……白白損失了這麼多人馬,真他孃的窩火!
“好了好了,幾位,一場誤會而已,咱們還是先檢視一番韓馥營,再作計議吧。”
曹操打馬來到三人中間,朝三人一一拱手,笑著打圓場。
三人沉默片刻,紛紛朝曹操拱手道:
“也好。”
“就依孟德之言。”
“孟德言之有理。”
聽了三人的話,曹操長出一口氣,說道:“那好,咱們走。”
……
就在曹操、孫堅、劉岱、公孫瓚四人鬧得不可開交之際,趙雲率領飛羽騎又襲擊了陶謙營地。
陶謙正直而昏庸,治軍不嚴,致命軍紀散慢,人心浮雲,所部人馬的戰力值可想而知……
如果要對比的話,恐怕還不如韓馥麾下人馬。
趙雲也是氣運極佳,隨便搞個偷襲,竟然也能逮著戰力最弱的諸侯下手。其實,這不是並不是趙雲運氣好,而是戲志才之策。戲志才以為,飛羽騎人數上不佔優勢,若要讓襲擊達到最好的效果,就要揀軟柿子捏。根據斥候和劍士們傳來的訊息,戲志才篩選出了戰力不強的那些諸侯,其中就有韓馥、陶謙二人。
趙雲一路行來,不斷派出斥候打探那些戰力較弱諸侯的營地所在,韓馥營地離得最近,於是就從韓馥營地先下手了。至於陶謙,他駐紮的地方離韓馥營地只有幾十裡之遙,當然就成了趙雲的下一個襲擊的目標。
對於戲志才的計策,趙雲剛開始是不同意的。趙雲以為,飛羽騎戰力之強,不管襲擊哪一路諸侯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可是,聽了戲志才的條分縷析,趙雲最終接受了戲志才之策,再加上劉戰發話了,軍中一切事務須得聽從戲志才之言。對於劉戰的話,趙雲是不會有任何異議的。
飛羽騎殺入陶謙營地的時候,陶謙正捧著一冊竹簡搖頭晃腦,聽得外面殺聲震天,陶謙二話不說,衝出營帳,召集隨行近衛逃之夭夭了。
陶謙一走,營地裡如無頭蒼蠅的兵士們更加的慌亂了,逃的逃,降的降……
不到半個時辰的光景,陶謙所部一萬人馬煙消雲散了,被飛羽騎斬殺的數千人,餘下的不是逃了就是投降了。
對於降兵,趙雲不忍心殺他們,只是遣散了他們。趙雲知道,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莊稼漢出身,為了混口飯吃才投軍的。
一夜之間,兩個諸侯的力量分崩離析了,十八路諸侯變成了十六路。
飛羽騎的突然襲擊,成了十八路諸侯討伐劉戰的第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