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係嗎?”
顧猛疑惑道。
“當然,自工業時代後,人類的健康狀況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人類的壽命也增長很多,你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嗎?”
尼莫嗤笑了幾聲問道。
“不好嗎?”
顧猛不理解。
尼莫笑道,“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Naturalselectiontofthefittest,這裡面的‘fittest’,既可以解釋為適應,也可以指適當適合,恰到好處,而人類活在地球上,想要健康長壽,想要舒適,還要滿足各種慾望,這樣的人類‘適合’生存在地球上嗎?”
“這與你剛才所說的第一鏈條有什麼關係?”顧猛問道。
尼莫緩緩道,“醫學界經常宣揚,現代醫學最大的貢獻之二就是消滅了黑死病和天花,但事實上呢”
“事實是什麼?”
“事實是工業時代的人類接受了太多的體外注射,基因潛移默化地變了,根本不適合黑死病和天花這種傳染病的繁殖,沒有了繁殖的溫床,理應滅絕”
“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尼莫搖了搖頭,“我們做過一個實驗,現代人對黑死病和天花的抵抗力更高了,但是對現代疾病的抵抗率非常低,這就是新人類帶來的新型疾病,人類成了新病du的溫床,譬如愛滋病、肝病、流感等等。
在這個實驗的對比分析中,我們發現,如果把新型的傳染病du注射到未經基因改變的人體中,這種病du不會引發太大的災難”
顧猛揉了揉額頭,一下子接觸到的資訊太多,腦子裡一團漿糊。
“透過這種對比試驗,所以你們得出了人類基因突變已經發生的結論?”
“是的!”
尼莫翻著資料嘆道,“以前各個地域間有大洋隔離,各個大洲上的人,由於生活習性不同,在基因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化,這種差異化有個好處,譬如在歐洲大面積發生的黑死病,很少發生在亞洲美洲,在亞洲流行的疾病,只會以亞洲人類微傳播的溫床,不會影響到其他各洲。
原因是各洲人體基因的差異,在基因進化上存在著不同的缺陷,對病du的抵抗力存在著差異。
現在全球化程序越來越快,人類在食物、醫療、生活習慣上、運動方式上越來越趨同,也導致各洲人類基因的趨同,你知道這種變化有什麼結果嗎?”
顧猛想了下,“全人類在疾病抵抗上有同樣的優勢,也有同樣的缺陷?”
“是的!”
尼莫點了點頭,“以前疾病的溫床只侷限於各洲,傳播範圍也只侷限於各洲,但全球各州人類基因趨同,會讓全球變成一個巨大的溫床,你能想象未來全球人共同感染一種病du嗎?”
他面色蒼白地搖了搖頭,“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顧猛不知道怎麼勸解,科學家的思想都有前瞻性,但有時同樣是自己嚇自己。
以前人類區域性受災,區域性抵抗,未來全人類遭遇了災難,全人類團結一致,共同攜手,肯定能共渡難關的。
尼莫知道的更多,不會像他那麼樂觀。
他輕輕地嘆息道,“未來的災難會像海浪一樣,一浪高過一浪,全人類能抵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衝擊,但能抵禦幾十次嗎?所以我們必須儘快儘早進行基因研究,防止那一天提前到來”
“你說的很對,基因研究確實很有意義”
兩人談論了一會兒後,顧猛便告辭離開了。
以他目前的水平,留在實驗室裡沒有一點作用,反而礙手礙腳。
他不知道馬歇爾教授招攬自己的目的,但願不要成為動物園裡的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