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原來顧猛是為了錢才答應跟鄧麗珺交往呢,我以後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人財兩得,我怎麼就遇不到這麼好的事情呢?”
“我要是有顧猛那麼壯那麼有才就好了,到時候也找一個大明星包養我”
倪辰等人炮製的新聞爆出去後,在島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有人鄙夷,有人羨慕,有人疑惑,有人噗嗤一笑,有人冷眼旁觀。
經過一段時間發酵之後,顧猛的名聲確實臭了,本來他和鄧麗珺之間是純純的友情。
加入了利益元素之後,兩人的關係不再單純,從言情變成了商戰。
在大家的口中,顧猛成了欺騙歌后感情和財產的大騙子。
有很多粉絲宣佈當場掉粉。
一個唯利是圖的人怎麼能作為偶像呢?
可沒過兩天,明報、文匯報、成報等香江大型報刊紛紛刊登一則驚人的訊息。
香江第一大電影公司嘉和電影公司,於昨日宣佈與匠藝娛樂公司進行了一筆大交易。
為了加深合作,兩方交叉持股。
只憑這一點倒不怎麼驚人。
驚人的是,兩個公司居然是等價交換,10%的嘉和股份交換10%的匠藝股份。
嘉和影業有三位創始人,周文懷、何貫昌、梁峰三位。
最初周文懷出資最多,佔了大頭,何貫昌是二股東,梁先生去世後,賣出了股份。
與匠藝交易之前,周先生擁有55%的嘉和股份,何貫昌28%,其餘17%的股份由各個小股東持有。
這次交易,周先生拿出了6%,何先生拿出了4%,交換了顧猛手中10%的匠藝股份。
顧猛一躍成為嘉和的第三大股東。
據財經報道評估,嘉和的片庫、片場、院線等資產加起來接近三十個億。
即使扣掉數億債務,嘉和的市值大約在25億左右。
而匠藝公司什麼都沒有,連辦公室都是租賃的,除了投資了幾部電影,完全是一個皮包公司。
據財經雜誌評估,匠藝的市值大約不到一億。
1個億與25個億相差25倍。
這麼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嘉和的兩位老大竟然做錯,竟然答應了雙方等價交換。
也就是說嘉和用2.5億換了匠藝的1千萬,相當於白白送了顧猛兩個多億。
嘉和的周文懷先生和何貫昌先生瘋啦?
這麼做生意,對得起他們過世的數學老師嗎?
有記者採訪何先生,嘉和為什麼要答應跟顧猛等價交換股份呢?
何先生沒有一點上當受騙的自覺性,反而像是撿了個寶貝一樣,樂呵呵地說,“匠藝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公司,我很看好嘉和與匠藝的合作...上當受騙?沒有沒有,本來我們打算相互持股20%,可惜顧猛不同意,哎~~”
看到何老先生一副送錢送不出去的模樣,現場的記者觀眾十分蛋痛,這個老頭不正常,要不要給精神病醫院打個電話?
“哈哈,2.5億換一千萬,周文懷和何貫昌不是很精明嗎,這次怎麼犯糊塗了?”
清水灣邵氏電影總部辦公室,邵氏掌門人邵六叔在靜靜地看著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