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院長明白了,“你想打造一個行業的標杆?”
顧猛搖頭,“當標杆太招搖,我只是個起個頭,後面的事情交給後人做。”
“哈哈,你小子花花腸子蠻多的。”
孫院長明白他的心思,藉著控煙協會的金字招牌,在體制內辦事時會方便很多,就像花錢買路條一個道理。
他叫來了侯副院長。
侯副院長擔任協會的秘書長,兼管財務。
在三方見證下,侯副院長點了錢,寫了個收據,還蓋上了‘華夏控煙協會’的公章,經過民政部門批准,控煙協會算是正規的協會,公章什麼的都不能少。
啪地蓋了章子。
“拿著吧!”
“哈哈,謝謝院長!”
顧猛接過收據,好好地收起來,正要告辭離開,被孫
院長叫住了。
“小顧你是控煙協會的理事,現在有了錢,怎麼宣傳戒菸?”
顧猛撓頭,怎麼又是花錢的問題?
這個問題太難了。
其實在國內控煙這事挺難的,菸草行業是稅費大戶,又提供了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真控了煙,損失更大。
另外米國有位專家說,抽菸的人早逝,可以讓出更多的就業崗位,可以為國家節省更多的養老保險金,可以減輕社會的負擔。
那位專家還說菸民自願犧牲自己幫助國家節省資源,菸民是國家的恩人。
貌似有點兒道理。
不過呢,華夏是社徽主義國家,不能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
控煙的事還是要繼續下去,總不能搞了個協會,只戒了老先生一個人的煙吧?要是被老先生知道了,肯定會罵人的。
而且去年控煙協會做的工作都挺不錯的。
控煙協會成立之後,在幾位大佬的運作下,民政部印製了一批‘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牌子,下發到各個公共場所。
如今在京城各出公共場所都能看到那些標誌,很多帶著紅袖標的工作人員發現有人在公共場所吸菸時,也可以主動制止。
這種場景本來要在新世紀才會出現的,因為控煙協會的成立,提前了十多年,顧猛有些小自豪的。
他想了一會兒說,“院長,你們去年做的事情就很不錯,我只有幾條不成熟的建議。”
“說!”
“除了禁菸標誌,我們還可以透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宣傳一種觀念。”
“什麼觀念?”
“在公共場所吸菸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法律和規章制度不能制止人們吸菸,但是道德可以,在道德輿論的壓力下,會使很多人吸菸。”
這條道德的準則在後世已經深入人心,但在此時的國內,根本沒人提起,因為很多領導都在公共場所吸菸,誰敢說不道德?
顧猛想親自炮製一條道德行為準則,未來聽人一說起這個準則,就像自己親手製定了一條法律一樣,想想都挺爽的。
“這麼做好嗎?會捱罵吧?”
這條道德準則打擊的範圍太廣了,讓孫院長有些疑慮。
顧猛想了想,想要促成此事,只說服院長一人不行,於是他著急協會成員,開了個小會。
在會上他提出了‘二手菸的危害’,在公共場所抽菸就是謀殺別人的生命,因此這就是一個不道德的行為。
在他苦口婆心的講解下,大家決定陪他玩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