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京城,天氣涼涼。
一陣陣秋風刮過,花草褪色,樹木凋零,黑、白、灰又成了這座古都的主色調,就像是這個時代,嚴肅而又單調。
漢大東門徐記小吃鋪中主食也是黑、白、灰三種,粘稠的黑米粥、熱氣騰騰的包子,還有晉西風味的蕎麵饃饃。
徐記小吃物美價廉,離學校又近,早上鋪子前擁擠著不少年輕的身影。
這是一輛越野車在鋪子前停了下來,一個高大的身影從車上走下來,向司機揮了揮手,說了一句鳥語,車子走了,大個子走進了店裡。
“老闆,來二十個肉包子!”
“二十個?在這吃還是帶走!”
“現吃!”
“好嘞!”
顧猛進了小鋪,左右看了看,二十多平的小店,坐了三四十人。
正瞅著空位,拐角處一個長得小帥的年輕人興奮地揮了揮手,“團長,過來坐!”
顧猛看了那人幾眼,認出來了,記者團裡的新人李巖紅。
李巖紅是圖書情報專業,也就是資訊管理,而新聞傳播專業學的是資訊處理,兩個專業算是近親。
開學記者團納新,李巖紅積極地投入了記者團的懷抱。
“哈,李巖紅也在!”
顧猛走過去在他對面坐下,“我退團了,叫我名字就好。”
“哈哈,團長,你可是記者團的創始人,不管什麼時候你都是我們的團長。”
顧猛眉頭一挑,這語氣咋那有點耳熟呢?
“進了團,你跟著誰學習?”
記者團採用以老帶新的方法,一個二年級帶兩三個新人,教他們採訪技巧和寫作,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結交學妹或者學弟。
李巖紅笑了笑,“我指導老師是張靜安學長”
“難怪!”
“什麼難怪?”
“哈哈,張靜安文采好,專業素質不錯,跟著他好好學。”
聊了幾句,一大籠熱氣騰騰的肉包子就端上了桌,中號包子,頂上還帶著好看的褶兒。
“同學,這裡有豬肉大蔥、白菜大肉、蓮菜肉、韭菜肉四種餡兒,你看合適嗎?”老闆殷勤地問道。
“行!”
顧猛接過兩個料碗兒,一碗香醋,一碗油炸辣椒麵兒。
醋是晉西的陳醋,也叫米醋,用小米、糯米
米、黃豆為原料,手工作坊出產,新增劑少,滋味酸爽,醇香,餘味悠長。
來了醋,顧猛跟喝酒一樣,一口悶掉。
這習慣是他在青山院跟老陝晉西那邊的老人學的,一開始不習慣,在老頭子們的攛掇下慢慢喝了幾次,那滋味真不錯。
“哈哈,團長,你喝醋的樣子很有我大爺的風範。”
李巖紅笑著豎了個拇指,現在只有那些老頭子喜歡這麼吃醋,年輕人都受不了這個酸勁兒,想不到顧猛一個外地人敢一口悶,厲害!
顧猛哈哈一笑,“吃包子嗎,我叫得多,別客氣!”
“不了,團長你吃吧!”
顧猛沒有再勸,拿著包子沾著香噴噴的辣椒麵,吃的虎虎生風。
一低頭,片刻二十個包子進了肚子。
一抬頭,鋪子裡都沒了動靜,全都傻了眼,這人飯量也太大了,一個包子小二兩,一般人吃四個就不錯了,這大個一氣兒吃了二十個,那就是四斤包子,太兇殘了。
顧猛哈哈一笑,一抹嘴,與李巖紅打了聲招撥出了包子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