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採訪課。
王濤夾著一個黑色的皮包走了進來。
走到顧猛桌前,從包裡拿出一份報紙。
“表現不錯!”
顧猛一臉懵逼地開啟報紙,翻開看了一下。
“顧猛,你的採訪稿又登上大報了!”
王恆和張靜安湊過來一看,連連驚呼,“還是光明日報,牛!”
顧猛同樣驚喜。
前些天,他把採訪楊導的新聞稿件整理修改了一下,寫了一篇人物通訊,講述楊傑導演的的藝術人生,有風骨,沒有媚骨,敢於堅持,還有一些劇組的趣事,劇組的艱苦與藝術家的堅持,全文四千多字。
他只是當作一篇寒假作業交給了王濤。
可才過一個周,竟然登上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是一份中央直屬的全國性報刊,立足知識分子,是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它的讀者大都是知識分子、學者。
受眾群體知識水平高,光明日報編輯都是高階文人,對稿件的要求十分嚴格,甚至是苛刻。
可自己的稿件居然入了那些老夫子的眼,太令人吃驚了。
他看了一遍,文章中有不少改動的地方,使得整篇報道文采飛揚,內容更加詳實。
“王老師,謝謝!”
“我可沒做什麼。”
王濤呵呵一笑,“顧猛,這是你第四篇登上全國性報紙的稿件,你已經算是一個合格的記者了,有沒有興趣來漢京興華社實習?”
“哇!”
這一次全班同學都露出了羨慕的神色,才大一就可以去興華社實習,太了不起了,團長太有才了。
可顧猛有些為難,“王老師,我最近有了一些安排,恐怕沒有時間。”
“沒事,實習記者只是一個身份,不用天天上班,以後你有了稿子,可以直接用實習記者顧猛的名字報道,不用再掛我的名字。”
原來是這樣,顧猛笑呵呵地接下了老師的美意,“謝謝老師!”
王濤點頭,“週末你去一趟社裡,填一下個人的資料,可以領取一個興
興華社實習記者的證明,方便採訪。”
“哇!有記者證明!”
這一次班上的同學實名制羨慕。
“每個月還有十幾塊錢補貼。”
“哇!”
同學們羨慕得流口水。
顧猛踟躕了一下,笑道:“王老師,我們班上三十多個,能不能多給我們幾個實習名額?”
“別妄想!每年實習名額都是有數的,一般只給大三大四的學生,要不是你的表現好,我會給你實習記者的資格?”
聽老師這麼一說,大家有點喪氣。
“哈哈,大家也不灰心”
王濤走上講臺,笑道,“你們多努力點,不管是誰,只要稿子被大報採納了兩次以上,我不會吝惜一個實習記者的身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