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恆鄙夷道:“就你那滿身的肌肉疙瘩,跟程咬金有什麼差別,貼在門頭上都可以當門神,驅邪避鬼。”
“哈哈哈!”
周圍的男生大聲笑了起來。
“不錯,班長太嚇人了,貼在床頭也可以避孕,這算不算為計劃生育做貢獻?”張靜安補刀道。
“哈哈哈!”
“你們兩個想死嗎?”
顧猛黑著臉,一隻手抓住一個,凶神惡煞地威脅到。
“班長大人饒命!”
“顧猛,別鬧了,袁老師來了!”
老師果然來了,顧猛只得放開手,各自回到座位。
教幾個班比較文學的老師叫袁樹生,今年五十多歲,頭髮花白,戴著一副大眼鏡,很有老學究的氣派。
袁老師為人溫文爾雅,進了門微笑著和同學們打招呼,態度溫和,沒有一點架子。
袁老師看著平凡普通,可著作等身,在專業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過百餘篇文章,他主要研究比較文學和文學批評方面,曾經撰寫過《華夏比較文學史綱》,影響很大,被稱為華夏比較文學集大成之作。
現在這本書就是顧猛他們的課本。
袁老師師從國學大師季老先生。
季老本來也是文學院的教授,可惜季老忙於學術,只帶博士生,顧猛曾經想過在學校裡偶遇一下那位傳說中喜歡身著的深藍色卡其布中山裝,揹著手在校園裡散步的老大爺,可惜一次都沒遇到過,不然他也有機會嘗試一下做袁老師的師弟。
真可惜啊!
除了季老的學生之外,據說袁老師還是胡適先生的表侄兒。
對此顧猛已經見怪不怪了。
漢京文學院之所以牛逼,不僅是因為人才輩出,還有在這裡任教的教授一個個背景不俗,大都能跟蔡元培、魯迅、胡適、老舍等等文化巨匠扯上關係,不是親戚就是師生,沒有關係的似乎都不好意思留在文學院。
受到老一輩文豪的光芒籠罩,在暈輪效果中,這些教授也滿身光輝。
當然了,這些教授文學底蘊也是超強悍,隨便一個放在文壇中,都是大師級的泰斗,他們都是可以拿著作說話的人。
袁老師具有傳統華夏文人的詼諧幽默,上他的課很輕鬆,這不半老頭子剛上課沒多久,又開始玩梗了。
今天講的是在文學著作中人物形象的一致性形成了文學可比性,也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管哪國的文學著作,在人物核心上都有共性。
袁老師以朱自清的《背影》作為範文來分析人物形象中,父親形象的公性。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袁老師叫一個同學讀課文,他站在講臺上,學著文章裡父親的動作,開始了表演。
他也蹣跚地走到講臺下,慢慢探身下去,用兩手攀著講桌,兩腳再向上縮,身子向左微傾...
動作笨拙,滑稽可笑,一點大師的逼格也沒有,文章讀到最後,他抬頭挺胸,昂然挺立在講臺上,留給學生們一個並不高大背影,引得大家一陣鬨笑。
聽到笑聲,袁老師很不滿地轉過身,“文章中說‘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你們怎麼不哭呢?一點也不懂配合,不跟你們玩兒了。”
“哈哈!”
“這是在上課呢,給我嚴肅點!”
“哈哈哈!”
......